|社科院考古所2021年度田野考古汇报会纪实( 二 )


赵春青研究员介绍了河南新砦遗址考古工作情况 , 新砦遗址2021年在北城墙以北钻探面积约为 2 万平方米 , 钻探发现历史时期墓葬十余座 , 陶窑 4 处 , 少量历史时期灰坑 , 部分外壕区域 , 其中有一处疑似为随葬石器墓葬 , 推测可能为不晚于新砦期的墓葬 , 计划2022 年对新砦遗址的西南部 , 即梁家台村西进行发掘 , 继续寻找新砦期公共墓地 。
张东助理研究员汇报了蚌埠禹会村龙山文化遗址考古发掘情况 , 2021 年对内城东城垣缺口进行解剖 , 发现城垣利用自然地势堆筑而成 , 可以分为早晚两期 , 早期外壕宽约 18.35 米 , 最深处约 0.8米;对内城北城垣外壕进行解剖,在城垣和外壕底部发现两条东西向的壕沟;对疑似内城南城垣进行解剖 , 推断发现的白土堆积时代为汉代 , 为人类生活垫土 , 证实该区域仍为城内生活居住区;此外 , 在龙山文化城址的南部新发现了外城垣的线索 , 外城垣同样具有两壕夹一垣的结构 。
周振宇副研究员汇报了福建史前考古的新进展 , 庵后布遗址本年度发现有灰坑、柱洞、灶、墓葬等遗迹 , 推测为当时的一处居住址;红庙夹遗址本年度发现有灰坑、灰沟、柱洞、活动面、用火遗迹、墓葬、窑址及蓄水池等重要的新石器至商周时期的遗迹 , 从采集炭样年代测定的初步结果来看 , 年代为距今 7000 至3000 年左右;平潭壳丘头遗址本年度已发现贝壳坑、灰沟、石器加工厂、柱洞等丰富的遗迹 , 并获取数量丰富的陶片、石器、贝壳、动物骨骼等遗存 。
夏商周考古
高江涛研究员介绍了山西襄汾陶寺遗址ⅠFJT3(1 号宫殿基址)考古发掘新收获 , 2021年考古队继续对1 号宫殿基址进行考古发掘 , 目前 , 基址之上发现有明确的宫室建筑 1 座(编号 D1)、疑似宫室建筑 1 座、房址 3 座 , 另有大量灰坑以及人头骨坑与水井 。 D1之上发现有三排 18 个柱洞 , 从柱网结构判断 , 建筑为南北二进深 , 东西面阔7 间 。 1 号宫殿基址发掘出土陶器、骨器、玉器、铜器等小件 120 余件 , 其中 , 首次在陶寺遗址房址堆积中发现鳄鱼骨板 。
赵海涛副研究员介绍了二里头遗址 2021 年度发掘新收获 , 遗址宫城西南角有一处灰土堆积 , 打破灰土堆积的晚期墓葬四壁可见较多有切割痕迹的骨、角料 , 灰土堆积的表面散落大量骨、角质遗物 , 包括了骨、角器加工过程中多个环节的遗物 , 初步推测这里可能是二里头文化晚期一处加工骨器、角器的作坊 , 遗址北缘西部发掘区中部发掘出一座较完整的二里头文化二期陶窑 , 此外 , 遗址北缘西部发掘区中部发掘出土近 200 片带漆陶片 , 多为陶盆残片 。
陈国梁副研究员介绍了2021年度偃师商城遗址考古新收获 , 本年度的发掘首次发现了小城东门 , 新发现了大城西门 , 明确了两条水道的早晚关系、走向、构造和与池苑的关系 。 结合以往发掘资料和本年度的勘探和发掘可知 , 偃师商城遗址存在着较为完善的水系遗存 , 本次发现深化了偃师商城水系分布的认识 , 即从穿越宫城区内的给水和排水渠及池苑池包括两个阶段 。
何毓灵研究员介绍了2021 年洹北商城制骨、制陶作坊遗址发掘新收获 , 本次共发掘商代房基 6 座、灰坑 80 座、陶窑 4 座、墓葬 7 座 。 通过对洹北商城陶窑的发掘与解剖可知 , 洹北陶工在土质松软、质地不均的土层中挖窑 , 通过掏挖基坑层层垫土夯打 , 再在夯土中掏挖成窑 , 之后窑内壁整体贴敷厚草拌泥层的方式 , 解决在土质不利的条件下建窑烧陶的问题 , 有可能同时掌握用无窑柱和有窑柱升焰窑烧陶的技术 , 陶窑的凹槽形火道顺着火眼一直延伸到窑底 , 反映其特殊的火力控制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