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龙门石窟唐代香山寺遗址考古发掘工作取得重要成果

考古|龙门石窟唐代香山寺遗址考古发掘工作取得重要成果
本文图片

塔基遗址
16日 , 在龙门石窟研究院与洛阳日报报业集团“掌上洛阳”客户端联合主办的“观盛唐 , 来洛阳 , 看龙门石窟”——龙门石窟研究院“云上龙门”系列直播活动的第四场直播在龙门石窟唐香山寺遗址举行 。 直播中 , 龙门石窟研究院历史人文研究中心主任路伟 , 第一次向公众展示了唐香山寺遗址考古发掘工作取得的多项重要成果 , 让我们有机会一睹“龙门秘境”风采 。
规模宏大 以古印度高僧墓塔塔院所在而创建
香山寺是唐宋时期龙门石窟周边著名的“龙门十寺”之一 , 与今天我们熟知的清代重建的香山寺地理位置有所不同 , 唐香山寺遗址位于龙门东山南麓 , 坐北面南 , 因山就势 , 呈阶梯状分布于多级台地上 。 其地理位置优越、环境清幽、人迹罕至 , 是鲜为人知的“龙门秘境” 。
路伟说 , 香山寺的兴建与一位古印度高僧有关 。 这位古印度高僧名为地婆诃罗 , 据(唐)法藏《华严经传记》卷一记载 , 其修行高深 , 于唐高宗晚期及武则天时期 , 在长安、洛阳翻译了十多部佛经 , 深得武则天的尊崇和礼遇 , 武则天曾为其译经“御制序文 , 深加赞述” 。 武则天听闻地婆诃罗圆寂“深加悲悼” , 敕命将其葬于“龙门山之阳、伊水之左”(即龙门东山南麓) 。
此后 , 武则天的侄子梁王武三思提议在地婆诃罗墓塔塔院的基础上扩建寺院 , 武则天敕名香山寺 。 因龙门东山盛产香葛 , 香气迷漫山野而又称香山 , 所以寺院名称和香山有密切关系 。 “我们在发掘工作中发现了一处塔基遗迹 , 很有可能就是地婆诃罗的墓塔 。 ”路伟说 , 考古工作者根据地形、地宫构造、出土砖和石刻 , 结合文献 , 确定其年代 , 判定其可能为地婆诃罗墓塔 。
汇聚唐宋文韵 文人墨客眼中的“龙门秘境”
香山寺诞生了许多文坛佳话 , “香山赋诗夺锦袍”就是其中之一 。 路伟说 , 武周圣历元年春(公元698年) , 武则天曾驾幸香山寺 , 游宴赋诗 , 令从臣武三思、沈佺期、宋之问、东方虬等赋诗应制 , 赐夺锦袍 , 留下了“香山赋诗夺锦袍”之诗坛佳话,也使香山寺因皇室贵族的因缘而具有官寺色彩 , 显赫当时 。
“洛都四野山水之胜 , 龙门首焉 。 龙门十寺观游之胜 , 香山首焉 。 ”白居易在其所作《修香山寺记》中 , 曾盛赞香山寺风景怡人 , 冠绝“龙门十寺” 。 白居易晚年长住洛阳 , 倾心释教 , 慕恋龙门香山 , 与香山僧如满结“香火社” , 与胡杲、卢贞等九人结“九老会” , 酬唱往来 。 由于香山寺长久失修 , 渐趋破败 , 白居易于大和年间出资对香山寺予以重新修葺和扩建 , 使香山寺焕然一新 。 此后 , 白居易在此新修经藏堂 , 整理并续补经藏 , 对香山寺悉心护持 , 使香山寺又成为中晚唐时洛阳近郊著名的佛教寺院和观游胜景 。 “
现存有关香山寺的诗词有80余首 , 占现存龙门相关诗词总数的四分之一左右 。 ”路伟说 , 唐宋时期 , 许多著名文人骚客、官僚士大夫如唐代的沈佺期、宋之问、李白、韦应物、武元衡、白居易 , 宋代的邵雍、司马光、文彦博、梅尧臣、吕公著、张耒、欧阳修、蔡襄等曾到香山寺观游、留宿 , 酬唱于堂前林下,留下了大量咏唱香山寺或龙门山色的诗篇 , 香山寺因此而承载了厚重的历史文化信息 。
路伟说 , 文献记载白居易卒后葬于香山寺如满和尚塔旁 , 而在此次考古发掘工作中 , 发现的另一处塔基遗迹推测很有可能是如满和尚的墓塔 , 也就是说白居易的墓葬也有可能在后续发掘工作中被发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