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原来叫什么名字,为什么日本叫日本( 二 )


其来历在日本史书中没有明确记载,但中国的《新唐书》则记载道:“咸亨元年(670年),遣使贺平高丽 。后稍习夏音,恶倭名,更号日本 。使者自言,因近日所出,以为名 。”
意即唐高宗咸亨元年(670年),倭国派使者祝贺唐朝平定高句丽 , 因为懂点汉语 , 所以讨厌“倭”这一名称,故改国号为日本,使者自称这是因为地理位置靠近日出之处而命名的 。
朝鲜《三国史记》文武王十年(670年)十二月条的记录也与此吻合:“倭国更号日本,自言近日所出以为名” 。唐朝人张守节则记载“武后改倭国为日本国” 。
考古上最早发现“日本”这一名称的是2011年出土于中国西安的《祢军墓志》,该墓志作成于678年 。由此可见“日本”这一称呼的使用最迟不晚于7世纪后期 。历史上日本曾有大和、东瀛、扶桑等别称 。
扩展资料:
据历史文献《后汉书<东夷传>》记载:我国历史上第一次与日本列岛交往始于东汉,而之所以说是日本列岛,是因为那时还不确定日本是个国家 。
当时日本岛上共建立了100多个小国,其中一个小国派遣使臣到东汉求助,因为使者又矮又瘦又小所以便称之为倭国,因此也被称为倭奴 , 册封其皇帝为倭王 。
日本人为“倭人”一直到三国、南北朝 。而后日本列国忙于内部争端,不少势力都急于向中国寻求帮助,只得每年都朝贡并向我国称臣,也使中华文明不断输入日本 。
对日本的统一也起到很大的作用 。而在此期间,我国对日本所有东西都加“倭”字,比如:倭奴、倭国、倭刀等 。而后还有些史书直接称为东夷和我国东方的少数民族一样的称呼 。
唐以后,日本开始大规模汉化 , 知道“倭”的意思后,开始对“倭”字反感 。公元五世纪,日本同意后,国名定为“太和”,并将太阳视为自己的图腾 。
公元七世纪,日本圣德太子觐见隋朝时,附国书:“日出处太子致日落出太子”以表示想和中国平等外交,隋炀帝看后便弃之不理,而这也就是日本国名的雏形 。
而后 , 日本便于中国断交,并与我国朝廷有战事 。唐开国以后,日本又急忙归附我国,在武则天在位时期,日本遣唐使将国名改为日本 , 并求武则天改名 。
武则天便下诏书,而这也是历史的证据 。从此,日本便在我国外交书上出现,而对内我们仍以倭国为日本国名 。
【日本原来叫什么名字,为什么日本叫日本】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