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汽车产业发展历史,日本汽车电池技术( 二 )


日本汽车产业发展历史,日本汽车电池技术

文章插图
1954年的日产奥斯汀A40车型
日本汽车产业发展历史,日本汽车电池技术

文章插图
五十铃希尔曼
日本汽车产业发展历史,日本汽车电池技术

文章插图
日野雷诺
日产在1959年停止生产奥斯汀汽车,日野和五十铃也在1965年效仿 , 同年乘用车进口自由化,“技术合作的时代”终于走到了尽头 。
1955年,汽车制造商首次推出的小型乘用车(1500 cc以下)对日本汽车市场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刺激作用 。事实上,丰田的Corona(1957年7月推出)和日产的蓝鸟(Bluebird,1959年8月推出)在国内小型车市场上争夺第一的竞争是如此激烈,以至于以这两款车的首字母命名为“BC之战” 。当时,销售的所有汽车中有90%用于商业活动,小型乘用车几乎完全用作出租车或出租汽车业务中的商用车辆 。日本二手车在同一时期也很受欢迎 。
日本汽车产业发展历史,日本汽车电池技术

文章插图
丰田1957年推出的Corona
日本汽车产业发展历史,日本汽车电池技术

文章插图
日产1959年推出的蓝年310
自从1945年底出租车采用固定收费(计价器)制度以来,出租车变得越来越受欢迎 。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当价格较低的小型车被引入出租车车队时,对日本制造的新型小型车的需求出现了强劲增长 。
自1955年战后时代正式结束,日本进入长期经济增长的早期阶段以来,随着个人收入的增加,个人汽车购买量稳步扩大 。到1958年 , 出售给个人使用的汽车数量(包括政府和商业组织为员工自用购买的汽车)占汽车销售总量的54.5%,而1955年这一比例为25.2% 。个人用车的需求终于超过了商业用车(包括出租车)的需求,在此之前商业用车一直是市场的主导 。
个人用汽车销量稳步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 由于制造业务的扩大和改进以及大规模销售系统的建立,使销售价格大幅度降低,使人们越来越买得起汽车 。
努力提高生产效率是对每个制造商在日本面临的激烈竞争的回应 。在营销方面,丰田是第一个采用“批量销售”的系统,然后在1953年引入了新的以大众营销为导向的系统 。从东京开始,丰田开始采用双渠道销售系统 , 而不是以前每个县只有一家销售公司的系统 。到1957年,一个完整的全国双通道系统开始运行 。
此外 , 还进行了公关活动,以便更好地了解国内汽车的性能要求并刺激新的需求 。1954年开幕的东京汽车展定期举行 。制造商们也想出了自己的促销点子来鼓励销售,包括向国际汽车集会捐赠汽车,比如《朝日新闻》(Asahi Shimbun)赞助的从伦敦到东京5万公里的长途旅行 。
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汽车制造商在工厂和设备上进行了大规模投资,不仅是为了应付伴随日本经济稳步增长而来的需求增长 , 也是为了为即将到来的贸易自由化做准备 。设备投资的重点是引进专用自动转印机 。从1955年开始,制造商专注于将这些机器引入某些关键工艺 , 并将其应用于发动机零件的加工,如缸体和气缸盖 。这些措施帮助实现了日本汽车生产系统的快速自动化 。
随着新型乘用车不断进入市场,以及汽车购买从商业用途转向个人用途 , 汽车制造商之间的竞争加剧,它们都在努力抓住日本购车者的心、思想和钱包 。1963年和1964年,制造商延长了新车保修期,反映出他们对日本汽车技术进步的信心 。与此同时,银行开始将汽车贷款作为其消费融资服务的一部分 。这些措施也对1965年开始的日本快速机动化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