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的古戏台与古寺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古代三晋大地上的生民们举着神的牌位 , 供着供神的庙宇 , 发展起了属于自己的戏曲艺术,建造出了形式各异的古老戏台,这山西的古戏台是中国戏曲发展的见证 。
如今这一座座历经战火和岁月磨难的古戏台,经受了百年的风雨,它如同饱经风霜的老人,虽然已失尽往日的风华,但却筋骨犹存 , 望着它,人似乎回到了那被湮没的岁月,隐约感到那古老而又深沉的曲调还在这些古戏台上回荡 。
山西的古戏台最初为露天戏台,以夯土筑成 , 砖石砌边 , 只是一个上面没顶的大平台 。
亭式舞台的出现最早见于宋金时期,岁月的流逝与磨难已使我们无法看到它最初的模样,不过,在山西侯马的金代墓穴中还依稀见到它的影子,它用4根立柱,顶着一个大方顶子,方方正正,四面开敞 , 古人称之为“舞亭” 。
时至元朝,元杂剧的发展一枝独秀,狭小漏风的舞亭被砖木结构的舞楼所取代 , 位于山西临汾魏村牛王庙的元代古戏台就是这样的一座舞楼,这座戏台重建于元至治元年(1321年) , 前、左、右三面空口,宽敞开阔,音响效果极好,演出的时候,在两根辅柱前悬挂帷幕,将戏台分割为前台后台,它是我国戏曲艺术演变的重要佐证 。
从山西洪洞广胜寺戏班坐场的壁画我们得到了印证,画中有一后台掀幕窥视者,这表明了有后台的存在,同时也说明在元杂剧鼎盛时期已经有了较完备的舞台 。
戏台的形式主要有三种,一种是单状舞台,一种是双状舞台 , 另有一种是三状并联式舞台 。
双状式戏台的前后相对独立,它的起源主要由于南北文化的融合与交流 , 南北两地因时代的发展而来往增多,南来剧种在北方上演,方言较重,北方人很难听懂,因而演员表演更多依靠眉目传情,动作表意,双状戏台在分离出后台的同时 , 也使前台凸现出来,变得宽畅亮丽 , 即使方言听不明白,动作和神情也可以一目了然 。
三状并联戏台是在单状戏台的基础上两边各加一个耳房而成的,使后台的底盘进一步扩大 。现存山西晋城贺坡村的五帝庙戏台 , 是三个联体建筑高架于院门之上 , 又在东西两侧搭起了二层绣楼,一楼是戏班的下榻之处,二楼为观戏者的看楼 。从它身上我们可以看出,明朝末年戏剧艺术兴旺,演出规模更加完备,扩充后台能有足够的地方安放戏装和道具,寺庙的厢房成为演员的公寓,神、人同处一处,不能不说是反封建礼教思潮下人的觉悟的一种流露 。
山西的古戏台,历经宋、元、明三代的积累演进,有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完整的式样,它是我们研究古典戏曲演出的活标本 。
山西的古戏台历经了风风雨雨 , 时至清代,戏剧的种类越来越多 , 工匠和手艺人们也运用奇思妙想 , 把戏台建造得多姿多彩,千形百态 。
有些戏台因地势不同,建造得出奇制胜 。地处山西高平的沟村有一座空心戏台,戏台神庙相对而视,与东西厢房围成一处大院,大院地处全村的心脏地带,是南来北往的交通枢纽,戏台处于往来行人车马的必经之路,于是凿开了一条通道 , 方便平时的过往行人,每逢唱戏时,便在台上横着搭起木板,既能过人又可以唱戏 , 这种空心活动戏台,在北方寺庙中十分少见 。
此时的古戏台建造已颇具规模,它不再是简单的房顶和几根立柱,而是造型富于变化,建造结构也更趋复杂 。
- 古代的一两银子折合现在人民币是多少? 古代一锭银子值多少钱
- 江南古村落风景区门票「河南发现江南古村美了800年门票0元」
- 古代活人陪葬进去后能活多少天
- 古代西方文明是一种什么文明 西方对文明的定义是什么
- 古代人们是如何计时的 古代人是怎么计时的
- 古代皇后的新婚之夜!皇帝新婚洞房先干什么?
- 古代四大美男复原图:潘安、宋玉、兰陵王、卫玠
- 古代形容数量很多的成语
- 中国皇帝寿命大全--人生七十古来稀
- 中国古代6大特种兵:一夜杀敌三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