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态|停止内耗,做有用的事

生活中大多数事情都是这样的:你去做的时候 , 总会面临很多痛苦、压力、烦恼、困难 , 会消耗大量的能量;但反过来 , 当你把它做到一定阶段 , 获得一定成果时 , 你也可以从中收获大量的正反馈、满足感、成就感、胜任感……
并且 , 这种正面的收获 , 往往跟先前的付出是成正比的 —— 大脑总是会通过「比较」来主导我们对一个事物的解读 。 你在做它的时候越痛苦 , 那么你在收获的时候 , 就会越满足 。
但问题是什么呢?
我们往往会被这种痛苦、压力、烦恼、困难所吓倒 , 面对事情的时候踌躇不前 , 不断犹豫、彷徨 , 让时间一点点地流逝 。
最终不得不去做的时候 , 往往已经失去了最佳的时机 , 也失去了从中获取反馈、感受成长的机会 , 而只是「赶着把它做完」 。
做完后 , 它给你带来的 , 也往往不是成就感、满足感 , 而是一种脱力的疲惫感:我终于把它做完了 , 实在是不希望有下次了 。
久而久之 , 这就会造成一个负面循环:越被恐惧吓倒 , 就越容易裹足不前、拖延时间 , 于是做出来的成果就越差 , 对自己的正反馈就越低、负反馈越高 , 下一次就更容易被恐惧吓倒……
这种现象 , 就叫做内耗 。
为什么人会有内耗呢?原因非常简单:因为大脑有节省资源的需求 。 所以 , 一切需要消耗资源去应对 , 同时又难以在短期内获得奖赏的事情 , 大脑都是排斥的 。
这种排斥 , 直接反映在我们的心理层面 , 就是种种负面情绪 。 而这些负面情绪里面 , 最显著的 , 就是恐惧 。
恐惧什么呢?无非这三种:直接的威胁 , 不确定性 , 以及对自我价值的怀疑 。
在恐惧的驱动下 , 我们会倾向于什么呢?倾向于让造成恐惧的问题从我们脑海中消失 。 那么 , 一般就是两种策略:
要么 , 直接通过行动去消除它 , 这是行动策略;要么 , 去做别的事情、让自己分心 , 从而忽略它 , 这是回避策略 。
我之前提到过两种类型的人:行动导向者倾向于采取行动策略 , 通过消除、削减问题 , 来摆脱负面情绪;反之 , 状态导向者则倾向于采取回避策略 , 通过转移注意力来消除负面情绪 , 从而暂时摆脱对问题的担忧 。
这里的关键是什么呢?回避策略能够对解决问题起到任何帮助吗?并不能 。 它只能给你一个「我摆脱它了」的幻觉 , 让你在这种虚假的安全感里面继续生活 。
这就是状态导向最大的问题 。 状态导向者会想 , 我现在状态不好 , 所以我先去做点别的 , 等到状态好了 , 我再去处理它 。
但实际上 , 你的「状态不好」来源于什么呢?来源于问题的存在本身 。 只要问题还在那儿 , 没有改变 , 每当你面对它 , 你就总是会感到恐惧 。
也就是说:你只是无限地把解决问题的时间往后延而已 , 对解决问题本身 , 没有一丝一毫的帮助 。
更进一步 , 造成我们疲惫感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呢?就是我们脑海中种种「未完成之事」 。
哪怕你通过种种方式转移注意力 , 让自己不要去想 , 但只要问题还存在 , 它们就一定会在你脑海中形成残余 , 不断地占据着你的后台 , 啃噬着你的精力 , 让你不由自主分心去想 , 于是 , 使你感到心力交瘁、精疲力尽……
在这种情况下 , 你的状态只会变得越来越差 , 又遑论「等到状态更好时去处理」?
但事实上 , 这些恐惧是真实的吗?
绝大多数时候 , 其实都不是 。
但也正是因此 , 这个功能变得越来越敏感 。 一旦你面临一个陌生的情境 , 它就会启动 。 然后 , 它会着重注意到那些危险的、困难的、陌生的细节 , 并把它们放大;反之 , 把那些简单的、可行的、和缓的细节尽可能缩小 , 来尽可能对大脑「示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