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刘亮程:将一个地方的历史变成个人的心灵往事

“大家好 , 我现在新疆木垒县菜籽沟村跟大家交流 。 这边天还很亮 , 落日还在地平线上 , 你们那边应该是黑夜了吧 。 ”刘亮程略带沧桑的声音从微信群里传来 , 一句问候 , 忽然拉开广袤的时空感 。
这是“南都读书月”的首场线上活动 。 著名作家刘亮程携新作《本巴》做客南都读书俱乐部微信群 , 为我们讲述“从《江格尔》到《本巴》:童年、梦与游戏中的历史” 。
《本巴》是刘亮程继第十届茅盾文学奖提名奖后的最新长篇小说 , 荣获2021花地文学榜年度长篇作品 。 它以史诗《江格尔》为背景展开 , 另辟蹊径再创现实 , 以追溯逝去的人类童年 。 刘亮程说:“《本巴》是我写得最愉快的一部小说 , 也是我写给自己的童年史诗 , 是我写作历史中最天真的一次 。 ”
历史|刘亮程:将一个地方的历史变成个人的心灵往事
文章图片

在讲座中 , 作家从伟大的英雄史诗《江格尔》谈起 , 他讲到自己早年如何被《江格尔》史诗所吸引、所撼动 , 又如何以《江格尔》史诗为土壤和肩膀 , 在心里孕育出《本巴》的故事 。 《本巴》的大部分情节由“搬家家、捉迷藏、做梦梦”等孩童的游戏推动 , 刘亮程也庄重地谈及草原上游牧民族的“转场” , 以及搬家家、捉迷藏等游戏所指涉的现实意涵 。 与上一部小说《捎话》相比 , 《本巴》采用了举重若轻的写法处理历史题材 , 达到“历史的个人化”效果 。 在刘亮程看来:“一个作家需要用文字去理解历史 。 作家会将自己置身于历史的空间中 , 让一个地方的历史变成个人的心灵往事 。 ”
4月23日是一年一度的世界读书日 。 在线上书会上 , 刘亮程推荐读者阅读《江格尔》《格萨尔》和《玛纳斯》三大史诗 。 他说:“尤其对那些已经读过荷马史诗、印度史诗等世界著名史诗的读者来说 , 读一读我们国家的史诗 , 你可能会感到非常亲切 。 史诗中的故事都是这块大地上原生的故事 , 你在这样的史诗中可以读到祖国的山河 , 可以读到你熟悉的气候、草木、马匹 , 肯定也会读到让你感到熟悉又陌生的边疆民族的英雄精神 。 ”
部分讲座实录:
【主持人】:英雄史诗《江格尔》主要流传在中、蒙、俄三国的卫拉特蒙古人当中 , 大约产生自13世纪 , 由演唱《江格尔》的民间艺人“江格尔奇”代代相传保留下来 。 首先想请问刘亮程老师 , 您是怎么接触到《江格尔》这部蒙古族的史诗并被其吸引的?为什么我们说史诗驻足的地方 , 《本巴》开始讲述?
刘亮程:大家好 , 我现在新疆木垒县菜籽沟村跟大家交流 。 这边天还很亮 , 落日还在地平线上 , 你们那边应该是黑夜了吧 。 我们在不同时区存在着时间差 。 其实史诗跟我们现代人有着遥远的时间差 , 那时文字还没有出现 , 或没有广泛应用 , 人们靠口口相传记忆他们认为重要的历史、文化、思想和想象 。 神话、史诗是在人们相信神的年代才有可能被创造出来 。 今天我们读史诗还会相信它吗?当然会 。 至少我会 。 我们可以通过阅读史诗 , 回到我们的祖先曾经相信的那些事物中去 , 回到那个有声的遥远时间 。
我读《江格尔》史诗比较早 。 因为我在新疆文联工作 , 文联有民间文艺研究会 , 专门收集整理民间文艺作品 , 出版几大类的民间文艺集成等等 。 我是它们少有的读者 , 因为这样的书出版量很少 , 几乎不在书店销售 。 只有个别的专家会借来阅读 。
新疆文联的民研会对《江格尔》史诗的收集整理大概是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 。 史诗工作小组在全疆20多个有蒙古族居住的县做采录 , 先后采录了100多位江格尔奇 , 对大量的录音资料进行整理筛选 , 才有了我们现在读到的《江格尔》史诗这样的文本 。 现在翻译成汉语的《江格尔》史诗有六卷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