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东西问丨吉祥:唐诗宋词何以助力搭建中西“心灵之桥”?

(东西问)吉祥:唐诗宋词何以助力搭建中西“心灵之桥”?
中新社北京4月20日电 题:吉祥:唐诗宋词何以助力搭建中西“心灵之桥”?
作者 孙晨慧 史元丰
中西|东西问丨吉祥:唐诗宋词何以助力搭建中西“心灵之桥”?
文章图片

世界卫生组织2021年曾经指出 , 心理健康问题的显现是各国在艰苦抗疫过程中 , 所留下的“一个毁灭性印记” 。 更有研究显示 , 生活在战乱环境中的人 , 罹患精神疾病的几率会增加五倍 。 面对战争、疫情、空难、失业等 , 人类该如何保持心理健康?心理咨询师如何运用“读心术”帮助不同文化背景的咨询者建立信任、治愈心灵?中华文化又如何助力搭建中西“心灵之桥”?近日美国华裔心理咨询师吉祥接受中新社“东西问”独家专访 , 探寻搭建中西“心灵之桥”的良方 。
以下为采访实录:
中新社采访人员:身为华裔心理咨询师 , 你如何赢得西方咨询者信赖?华裔身份的优势和挑战是什么?
吉祥:海外华侨华人的素质普遍较高 , 属于比较优质的生产资源 , 对所在国的经济发展及科技进步通常具有相当的重要性 。 越来越多的华侨华人凭借自己的专业能力获得住在国民众的认可 。
对于心理咨询师而言 , 华裔身份既是挑战又是优势 。 要想获得不同文化背景咨询者的信赖 , 心理咨询师自身需具备更强的专业能力与共情能力 。 多数身处异国的亚裔移民会更信任华裔心理咨询师 。 这些人往往对身份认同问题更敏感 , 更容易接纳华裔咨询师的建议 。
中新社采访人员:在你的工作中是否将中华文化运用其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吉祥:曾有一位美国咨询者描述我说 , 你像一把刀 , 能直接“扎”到我灵魂最深的地方 , 然后顺着口子继续全面了解 。
心理咨询师需要从咨询者有限的表达中 , 理解语言背后的更多含义 。 能在短时间内理解对方灵魂深处的痛苦 , 一针见血地指出心理问题 , 这与我从小爱好中国古诗词有很大关系 。
唐诗宋词有着深厚的底蕴 。 中国诗词是高度凝练后的情感表达 , 能产生于无声处胜有声的效果 。 在体味中国诗词的过程中 , 我对生命层次认识得更丰富 , 对疼痛和快乐的体会更深刻 。
比如初唐诗人宋之问的《渡汉江》中有一句“近乡情更怯” , 形容久别故乡的游子归返家园时 , 欣喜又胆怯的复杂心绪 。 这与心理学上的reaction formation , 即心理防御机制里的“矫枉过正”概念很像 。 一些咨询者往往不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真实想法 , 甚至可能出现言行背道而驰的情况 。 对于诗词的学习 , 能够帮助我更快地走进对方的世界 , 和他们建立联系 。 在理解对方的同时 , 也让我能够更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
因此 , 我从不避讳告诉别人自己的华裔身份 , 经过中华文化的浸润 , 会比同行对问题思考更加深入 。
中西|东西问丨吉祥:唐诗宋词何以助力搭建中西“心灵之桥”?
文章图片

在湖南长沙上演的通过诗书文化与光影声感技术融合的演出 。 中新社采访人员 杨华峰 摄
中新社采访人员:你认为中西方心理学研究有哪些共通性理念?
吉祥:从专业视角看 ,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没有心理学的概念 。 但是相关理念不仅与西方心理学相通 , 有些甚至逐渐被西方心理学所接受和吸纳 。
很多人会将“非此即彼”的思维定势用于比较文化差异 , 这种二歧视野甚至蔓延到了更多领域 。 事实上 , 盲目归类并不利于解决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