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甜甜|陈应松:拎着一种叫乡愁的东西在故乡的葡萄园里游弋

金甜甜|陈应松:拎着一种叫乡愁的东西在故乡的葡萄园里游弋
文章图片

金甜甜|陈应松:拎着一种叫乡愁的东西在故乡的葡萄园里游弋
文章图片

金甜甜|陈应松:拎着一种叫乡愁的东西在故乡的葡萄园里游弋
文章图片

金甜甜|陈应松:拎着一种叫乡愁的东西在故乡的葡萄园里游弋
文章图片

鲁迅文学奖获得者、著名作家陈应松形容自己“拎着一种叫乡愁的东西 , 在故乡的葡萄园里游弋” , 在这种心绪之下 , 陈应松最新长篇小说《天露湾》今年由长江文艺出版社推出 。 《天露湾》是陈应松的一部家乡之书 , 他说:“书写故乡是惶恐的 , 我从来没有为哺育我的故乡写这么长的文字 , 我小心谨慎 , 又大胆恣意 。 一个时代 , 一片土地 , 当她诞生神话和传说的时候 , 壮美的历史就开始了 。 我的笔 , 与他们命运相系 , 心心共鸣……”
《天露湾》首次书写故乡,是所有写作的一个异数
陈应松出版长篇小说、小说集、散文集、诗歌集等100余部 , 作品曾获鲁迅文学奖、中国小说学会大奖、人民文学奖、十月文学奖、中国好书奖等重要奖项 。 《森林沉默》《还魂记》《猎人峰》《到天边收割》等知名作品均出于他的笔下 。 而在《天露湾》中书写故乡 , 则是他的第一次 。
在陈应松看来 , 农民是大地的雕塑家和魔术师 。 每年六七月间 , 他都会收到寄自故乡的葡萄 , 阳光玫瑰、浪漫红颜、甜蜜蓝宝石、藤稔、美人指……而他的故乡湖北荆州市公安县 , 原本是没有种葡萄的历史的,直至上世纪八十年代末 , 有几个农民尝试种葡萄 , 打破了长江以南不适合种葡萄的断言 , 改写了教科书 。 如今 , 葡萄已经成为陈应松家乡一个巨大的农业产业 , 公安县被称为“江南葡萄第一县” 。 “有一天 , 我坐在公安葡萄种植第一人老陈的家门口 , 品尝着这位‘甜蜜的挖掘者’种的葡萄 , 在他宽大的楼房前 , 看着浩荡的田野上闪光的大棚 , 以及在露天生长的碧绿葡萄 , 绿潮喧嚣 , 没有尽头 。 葡萄成熟的芳香甜味弥漫在这片我曾经劳动的土地上 , 农民在这个时代是多么伟大 , 他们创造了幸福 , 也创造了一个关于种植的神话 。 这片田野上诞生的浪漫和奇迹 , 是谁发现并发掘出来的?是什么样的机缘 , 让他们获得了甜蜜的密码?江南不能种葡萄 , 但故乡的农民种出了 , 种成了 , 种好了 , 而且名满全国 , 这个关于土地的神话 , 有追溯的必要和书写的意义吗?我想试试 。 ”
《天露湾》以改革开放四十年为时代背景 , 书写了江汉平原的农民通过奋斗实现脱贫致富的漫长而艰苦的创业史 , 全景再现了中国当代乡村的巨大变革历程 。
陈应松2019年开始在公安县采访进行田野调查 , “这之前 , 我在荆州挂职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 也采访过他们 , 积累了一些这方面的资料 。 真正动笔是2020年 , 在疫情期间我开始写这个小说 , 写了两年 。 这本小说的灵感来自家乡 , 也来自生活 。 我写这本书的目的就是想记录我们湖北江汉平原这四十年来改革开放的历史 , 葡萄产业从无到有发展的历程 。 至于在田野调查和素材的准备中印象最深刻的故事和感想 , 我其实都写进小说中了 。 一个作家 , 田野调查是他必备的能力 , 准备什么样的素材 , 完全要靠你深入生活的深度和广度 。 我是一个比较喜欢在田野当中、到生活当中行走的人 。 我曾经说过 , 人是一株行走的植物 。 要说我印象最深的故事 , 就是这些农民让我们刮目相看、肃然起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