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图片
牺尊(复制品) , 拍摄于大同市博物馆 。
上海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 , 著名的「牺尊」 , 就来自于这批浑源彝器 。 而一同出土的少虡剑 , 后来辗转为古文字学家于省吾先生收藏 。 于先生收藏颇丰 , 尤其是春秋宝剑 , 他的书斋也因此命名为「双剑誃」(誃读作「yí」 , 意思是阁楼旁的小屋) , 少虡剑正是他的得意藏品 。 建国后 , 于省吾先生将一批重要文物都捐赠给了国家 , 其中就包括后来为故宫博物院所收藏的少虡剑 。
本文图片
流失海外的三把少虡剑 , 可见有两把剑茎上都有箍 , 图源@GiaVincent 。
而更多的浑源彝器则流失海外 , 成为各大博物馆中重要的展品 。 与少虡剑有相同铭文的宝剑还有三把 , 一把收藏在法国吉美博物馆(该馆也是浑源彝器重要的收藏地) , 一把收藏在美国纳尔逊阿特金森博物馆 , 还有一把在美国史密森亚洲学会 。 据网上说 , 1991年在山西原平也发现了类似的一把 , 只是铭文少了「吉日」和「鎛吕」二字 , 但未曾见到相关资料 。
四散天下的少虡剑 , 离开故土的浑源彝器 , 都在述说着百年前的辛酸旧事 。
进击的战国剑
在「何以中国」展中 , 还展出了另外一把宝剑 。 这把剑看起来平平无奇 , 与少虡剑放在一起显得有点过于朴素 , 但它们却共同讲述了一个关于兵器演进的故事 。
本文图片
战国素剑·故宫博物院藏 。
这把战国素剑是故宫藏品 , 周身无额外装饰 , 故而有「素」名 。 想必它和作为佩剑的少虡剑之间有很大的不同 , 当年大概也是一把上过战场 , 用来浴血厮杀的战剑 。 除此之外 , 它与少虡剑之间更大的区别 , 还在于剑本身 。
本文图片
少虡剑与战国素剑长度对比 。
展览的墙上特地放了一张对比图 , 对比的是两把宝剑的长度 。 战国素剑明显要比少虡剑长很多 , 而且更加窄和薄 。
一寸长 , 一寸强 , 在近身作战时 , 更长的宝剑意味着更大的刺杀范围与防护半径 , 于是剑也在逐渐变长 。
本文图片
镂空鞘青铜短剑·西周·甘肃省博藏 。
商周时的早期青铜剑很短 , 如同匕首 , 而到了秦 , 赫赫有名的秦长剑的出现 , 让骁勇善战的秦军更是如虎添翼 。
但是受到材料的限制 , 要想铸造出又长又好的剑 , 并非易事 。 如何在长度、韧性、硬度之间取舍或是兼得 , 很考验铸剑师的功力 。 到了战国时期 ,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经验的积累 , 诞生了越来越长的宝剑 , 这把素剑就是其中代表 。
本文图片
佩戴长剑的秦俑 , 秦长剑上还镀有一层铬盐 , 使得剑身不容易被腐蚀 。 (图源网络)
按照「何以中国」的展览大纲 , 本来出场的应该是来自于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的秦长剑 , 但是因为疫情 , 陕西的文物没能进宫展出 。 故宫用自己的藏品做了补位 。 若展出的是秦始皇陵兵马俑坑中出土的秦剑 , 想必更能让我们感受到那个逐鹿中原时代的气息与铁血 。
- |籀园读书|“会爱”系列之学生阅读书单
- 木偶剧|看木偶剧、观皮影戏,这个“五一”来这里找回童年的快乐
- 材料|独享“最黑的黑”!史上最黑艺术品首次亮相威尼斯双年展
- 性格|东南西北风……“性格”大不同丨盘点古人笔下的“四季风”
- 和田玉籽料|回流 舊藏和田玉籽料“松下高士图”玉如意
- 文玩|舊藏和田玉籽料“猴子捞月”文玩牌
- |年轻“守”艺人|景德镇18岁利坯小哥“乐”超越
- 和田玉籽料|舊藏和田玉籽料“一级白 狮子舞绣球 墨床”
- 和田玉籽料|舊藏和田玉籽料“天鸡尊”.
- 小城|长治市长子县:四月春景惹人“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