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图片
2021年8月26日 , 从山西省考古研究院传来消息 , 在大同发现一处北魏时期墓群 , 并在其中名为“贾宝”的墓葬中首次发现了北魏时期的木质武士佣和镇墓兽 。 据了解 , 该墓葬所处时代恰是北魏国力日趋鼎盛之时 , 民族融合渐趋深入 , 平城化与汉化进程交相辉映 。 该墓的发掘是近年来北魏平城时代墓葬的重要收获之一 。
本文图片
▲贾宝墓全景(自南向北拍摄)
“木堂”证明墓主为中等阶层
此墓群位于大同市御东新区 , 西邻恒源路 , 北邻南环东路 。 该墓葬群在2017年5月至6月 , 由大同市考古研究所在配合基本建设过程中发现的 。 经过考古工作人员发掘 , 共清理出北魏墓葬44座 , 其中M13形制独特 , 内涵丰富 , 纪年明确 , 墓主名为“贾宝” , 是此次发掘的重要收获之一 。
本文图片
▲墓葬位置示意图
据大同市考古研究所副所长侯晓刚介绍 , 该墓葬为长斜坡墓道方形单室四角攒尖顶砖券墓 , 由墓道、甬道、墓室组成,南北总长15米、墓底距地表7米 。 其中 , 墓室中部搭建了一处木堂 , 堂内置木塌 , 未见棺 , 均已腐朽 , 仅存痕迹 。 何为木堂?其实就是用木头搭建了一所“房子” , 类似于椁的作用 , 因为年代久远 , 木堂已经腐朽 , 但建造之初所使用的青铜器“铺首” , 还散落在墓葬之中 , 也为考古工作者的发掘工作留下了一些可以研究的线索 。
侯晓刚说 , M13南北向四角攒尖顶弧边方形砖室墓 , 是魏晋以来特别是北魏平城时期较为多见的墓葬形制 , 其流行时间与墓葬年代相吻合 。 此墓葬具使用了木堂 , 堂内设“凹”字形木榻陈尸 , 大大丰富了对北魏平城时代丧葬制度和习俗的认识 , 是研究北魏时期建筑的珍贵实物资料 。 “以往的发现情况表明 , 北魏平城时期的葬具 , 身份等级较高者下葬或用石堂 , 如宋绍祖墓、尉迟定州墓、张智朗墓、智家堡石椁墓等;或用漆棺 , 如沙岭北魏壁画墓、湖东一号墓等;或用彩绘木棺 , 如智家堡北魏墓等 。 但上述情况的总量很少 , 平民死后仍多使用普通木棺下葬 。 与M13葬具相类似的情况 , 在大同七里村的北魏墓群中也曾出现过 , 说明这类葬具在北魏平城并非个例 , 应是当时多民族、多地区移民聚居、融合下丧葬制度衍变的产物 。 ”侯晓刚表示 , 这种形式的葬具还见于北齐厍狄回洛墓 , 表明其延续时间较长 。 木堂前廊后室、两面坡顶、前廊柱子上承栌斗、栌斗之上承梁及后檐的做法亦见于宋绍祖墓石椁、尉迟定州墓石椁和云波里北魏墓壁画所绘柱子 , 说明这些做法在当时平城是极为流行的 。 堂内设“凹”字形榻的做法与宋绍祖墓相似 。 此墓使用木堂而非石堂 , 说明墓主的身份和财力有限 , 可能是中等阶层 , 这与木堂外装饰铅质铺首衔环的情况相吻合 。
本文图片
▲墓室(由北向南拍摄)
墓主贾宝可能是个移民
考古人员在发掘M13墓葬时发现 , 该墓葬曾数次遭到盗扰 , 随葬器物主要见于木堂前廊、墓室南侧及东侧 , 包括陶器、釉陶器、石器、铅器、铜器、银器、漆器、木器等 。 其中出土了一块石碑 , 上面的碑文清晰可见 , 刻有“唯大代太和元年岁次丁巳十月辛亥朔十日庚申凉州武威郡姑藏县民贾宝铭”的字样 。 据出土石碑碑文记载 , M13墓主为凉州武威郡姑臧县民贾宝 , 下葬时间为太和元年(公元477年)十月十日 。
-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开启招聘,“三不限”岗位多,看看工资待遇怎么样
- 本科教育|2022中考要取消“普职分流”,发展职业本科教育,本科生越来越多
- 歌德|跟着苏炳添等大咖读好书 “为你打开爱与勇气、美与智慧的无限新世界”
- 三星堆|霸屏“国字号”杂志!三星堆又出圈了
- 西装|“取消”普职分离,天大好事儿
- 画展|“清廉”的节气“绘”出美丽乡村,百幅绘画作品亮相地铁站
- 同州梆子|文艺小分队到田间地头演出,既传承同州梆子也“种文化”
- |“冰与火的碰撞”:《五壶临门·景泰蓝和田玉冰壶》见证冬奥荣耀!
- 陈茂昌|兵团日报评论丨时代需要陈茂昌这样的“胡杨”
- 武汉|童瑶“换身”失败!不想再当小章子怡,最新大片化晒伤妆却翻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