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方法习题 答案 修辞方法有哪些( 二 )


10、 3?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 , 不似 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 , 不似 米之在大仓乎?号物之数谓之万 , 人处一焉;人卒九州 , 谷食之所生 , 舟车之所通 , 人处一焉;此其比万物 也 , 不似毫末之在于马体乎?五帝之所连 , 三王之所争 , 仁人之所忧 , 任士之所劳 , 尽此矣 。
11、 (1)从哲学思想上看 , 这段文字的旨意是什么?从政治思想上看 , 这段文字的旨意是什么? (2)这段文字主要运用了哪两种修辞手法? (3)这里主要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4)文中"尽此矣"的"此" , 指代的是什么? 4.本文揭示什么道理 , 这种道理在客观上有何意义? 5. 本文是怎样把抽象的哲理化为具体的形象的? 6. 具体举例说明本文善于“援譬设喻”的特点 。
12、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l?B 2?B 3?D 4?C 5?D 6 D 7?D 8?A 二、多项选择题 1?AD 2?DE 3?AB 4?BE 三、简析题 1?①所描绘的两种景象:一是有限的秋水暴涨 , 二是无限的大海 。
13、这两种景象之间的关系是:对比 。
14、这个对比的直接作用:使河伯的态度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
15、②这两种景象的对比和河伯态度的转变 , 都昭示出一个基本道理:广大的宇宙是无限的 , 而人的认识却是有限的 。
16、这就是本文的主旨 。
17、③从这里可以看到 , 庄子散文善于采用寓言故事的形式说理 , 善于将抽象哲理化为具体而生动的形象 , 从而也就充满了想象力和浪漫色彩 。
18、④所包孕的成语:望洋兴叹 。
19、 2?①这段文字的主旨:人的认识要受到各方面的制约 , 故而是有限的 。
20、三个层次的大意:"井蛙"句说明人的认识要受到空间的限制;"夏虫"句说明人的认识要受到时间的限制;“曲士" 句说明人的认识要受到后天教育的限制 。
21、②一是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 , 化抽象为具体 , 使说理形象化;一是运用了排比句式 , 使文章层次清楚 , 说理有气势 。
22、③这里采用的论证方法是:比较法中的类比法 , 亦称为比喻论证法 。
23、④所包孕的成语:井底之蛙 。
24、 3?①从哲学思想上看 , 这段文字的旨意是:宇宙是广阔无限的 , 而个人的认识则是十分有限的 。
25、从政治思想上看 , 这段文字的旨意是:古圣贤的认识也都是十分有限的 。
【修辞方法习题 答案 修辞方法有哪些】26、庄子是以此来否定儒家思想体系 。
27、把两者合起来 , 可以简括为:用相对主义来批判儒家学说 。
28、②这里主要运用了两种修辞手法:比喻和排比 。
29、③这里采用的论证方法是:比较法中的类比法 。
30、④这个"此"字 , 指代的就是此前的几个比喻的喻意 , 也就是说 , 所谓古代圣贤 , 他们的认识 , 相对宇宙的无限性来说 , 也不过是 "大泽"之 " 空" , "大仓"之 " 米" , "马体"之 "毫末" 。
31、这显然是用相对主义思想方法 , 对儒家思想体系的否定 。
32、 4.本文揭示了在无限广大的宇宙中 , 个人的认识和作为都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 , 因而是十分有限的 , 这个道理在客观上对人的启示是人们不能囿于个人的见闻而自满自足 , 应该努力学习 , 不断上进 。
33、 5. 庄子散文善用寓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