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小事就哭有轻度抑郁吗,17岁抑郁少女口述

“我得的所有病 , 包括胆囊炎、阑尾炎、抑郁、躁狂,我爸妈在乎的都是怎么治好它们 。他们可能仅仅关注我的身体健康 , 但我在乎的是我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
口述|欣怡
采访|李秀莉
采访欣怡前,我跟随北京安定医院抑郁症治疗中心的沙莎副主任医师出了次门诊,旁观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诊疗过程 。那天上午就诊的20多个患者里,年龄最小的只有14岁,是位女生,正读初二,梳马尾辫,戴着牙套 , 隐藏在圆框眼镜背后的双眼流露出略显飘忽的神情 。当被问到前几天为什么从学校跑掉、拉黑家人的联系方式时,小姑娘眼眶通红、声音哽咽地说:“我也不知道 。”
“这是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典型特征 。”沙莎说,青少年患者表达抑郁的方式和成年人有很大区别,比如他们经常做一些让周围人紧张和担忧的事情,但自己也不知道为何如此 , 情绪和自我体验处于一种真空状态 。有些青少年表现出冲动、愤怒、自伤自残、攻击性和焦虑特征突出等症状 。还有一类则以明显的迟钝为表现特征 , “看起来像是变傻了” 。沙莎至今记得14岁小姑娘第一次就诊时的情景,当时她整个人处于一种游离状态,思维速度和语言表达都很慢,回答一个问题要反应很久 。

一点小事就哭有轻度抑郁吗,17岁抑郁少女口述

文章插图
图 | 视觉中国
除了表现出的症状不同 , 青少年抑郁症的诊疗也更为复杂 。沙莎介绍,临床上 , 25岁以下的抑郁症被称为早发型抑郁症,早发抑郁是双相的高危因素 。所谓“双相” , 指的是患者发病时不仅有抑郁一面,还有躁狂一面,它是一种更为复杂的抑郁症类型,在对青少年的诊疗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甄别和防范 。
每个患病孩子的背后 , 家庭问题浮出水面 。当天上午的接诊中 , 一位17岁少年的母亲说,孩子拒绝和她交流 。当提到孩子的自杀问题,这位母亲笑了笑,看起来不愿意承认 。从医多年,沙莎遇到过形形色色的家庭,它们体现出一些共性:要么对孩子过度关注,要么过度忽视 。比如,曾经有小孩出院后哭着来求她让自己继续住院,原因是在家里父母恨不得24小时监视让其几近崩溃;还有的夫妻离婚已经近10年,孩子一直被蒙在鼓里,每天猜测父母真实的婚姻状况;有的父母则完全无视孩子的感受,觉得生病的孩子只是在“作”,不被理解的孩子气得趴在诊疗室的桌上大哭 。也经常碰到独自一人或者由朋友陪伴前来就诊的青少年,“这样的小朋友基本都是家属不怎么关注的” 。
“在临床上,青少年的抑郁问题一般都会被放到家庭系统内去理解 。”沙莎说,除了生物机制的影响,家庭环境、父母的教养方式等都是被考察的重点 。治疗青少年抑郁症 , 需要伴随着对父母教养方式的纠正 。
以下是17岁少女欣怡与疾病抗争的历程和她沉甸甸的青春故事 。
“从初中开始,我就怀疑自己得了抑郁症”中考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我开始出现抑郁情绪 。以前我根本理解不了怎么会有人控制不了自己的眼泪,为一点点小事而哭,直到我也变成那样 。
当时,初三考试特别多,我们机读卡要削铅笔,有一次可能是铅笔之前被我摔过 , 削好就断,再削又断 。正常人的解决方式就是换一根,但是我一定要把整根削到没有了,一边削一边生气,紧接着我就哭了 。
有时,哭之前是毫无征兆的 。比如,戴好耳机 , 放了比较喜欢的歌,旁边还放了茶或者咖啡 , 准备开始写作业 。突然就感到难过,开始莫名其妙地哭,但是我找不到原因,上一秒耳机还戴在头上 , 下一秒我就趴在那儿或者靠在了椅子上 。或者,跑步之前的心情算是正常的,跑着跑着会突然开始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