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静:北京有我的精神坐标引领我去追求一个个闪光的所在

|华静:北京有我的精神坐标引领我去追求一个个闪光的所在
本文图片

|华静:北京有我的精神坐标引领我去追求一个个闪光的所在
本文图片

|华静:北京有我的精神坐标引领我去追求一个个闪光的所在
本文图片

|华静:北京有我的精神坐标引领我去追求一个个闪光的所在
本文图片

|华静:北京有我的精神坐标引领我去追求一个个闪光的所在
本文图片

为什么那么多作家喜欢写北京?为什么京味儿生活令人神往?个中缘由或许可以在资深媒体人、作家华静的新书《北京·闲笔识京华》里找到答案 。 作者以诗情画意的文字 , 在书里描摹了近30年在北京的生活经历 , 无论是古老胡同里蕴藏的厚重历史 , 抑或是现代动感的都市风貌 , 那些生命中的吉光片羽不由激起读者心中的阵阵涟漪 , 亦生发出对北京文化的思索 。
不久前 , 在中国旅游出版社出版的“一人一城”系列书目中 , 华静笔下的北京唤醒了很多人对这个城市的温情记忆 , 在冬奥期间甫一面世 , 便受到读者的青睐 。 四月的一天 , 华静在接受北京青年报采访人员独家专访时 , 分享了她心目中文学的北京、烟火气的北京 。 她坦言 , “北京有我的精神坐标 , 引领着我去追赶一个个闪光的力量 , 这也是我一直写作的动力所在 。 ”
“随手记”成了缓冲压力、解决问题的良方
说起《北京 闲笔识京华》的写作缘由 , 华静开门见山 , 直言是一次难得的机缘 。 去年夏季 , 作家周华诚邀约她写“一人一城”系列读物中的北京 , 她则笑言接到这个邀约是“正合心意” 。 她表示很早以前就读过周华诚获“三毛散文奖”的作品《村庄的黄昏》 , 非常欣赏他那种探寻乡间万物独有诗意的文字 , 再加上2014年周华诚发起“父亲的水稻田”项目 , 出版了一系列与农耕、江南生活美学主题相关的书籍 , 两人的接触认识更加深入 。
所以 , 接到这个邀约后华静“立即响应” , 先把之前储备的文字整理出来 , 再加上一部分新的写作 , 很快就把初稿交给了出版社 , 整个过程都比较顺利 。 “出版社也挺认可的 , 返回了建议 , 我又收缩了一下 , 删了几篇写北京城郊的篇目 , 突出了‘一人一城’的主线 , 就完成了创作” , 华静介绍道 。
实际上写得快 , 也因为多年以来华静一直有随手记录的习惯 , 她喜欢用笔珍藏真情真意 , 记录生活点滴 。 以前做采访人员时 , 每当遇到深感触动的一句话或一个事 , 她马上会想 , 能不能做成一个标题 , 或是就做个相关话题的引子?平时生活中她也会把一些听见遇见的七零八落的大事小情都整理、记录下来 , 也以此丰富内心世界 。 忽然有一天她发现这些收集的信息 , 都是写作时极佳的素材来源 。
更有趣的是 , “随手记”也成了华静缓冲压力、解决问题的良方 , “我觉得很多时候记下来的同时 , 压力也就转成了积极心态 。 ”不少人问过她同样的问题 , 为什么你写了那么多不同体裁的作品?华静笑言 , 并不都是刻意写的 , 是记录的多而已 。 “一是工作需要 , 二是业余爱好,我非常感谢在北京生活的所有经历 , 包容了我曾经横冲直撞的情绪 。 我潜意识里接收了这座城市积极的信息 , 让我在承担了太多压力之后 , 收获了绵长的温暖 。 ”
华静对这个城市的感恩之情溢于言表 , 有时候她自己都说不清楚其中的情感 。 “在我眼中 , 北京就是北京 , 不是别的城市 , 北京特有的精神品质和精神高度 , 能让我给自己找一个定位 。 ”令她感慨的是 , 这本书出版时正逢冬奥会期间 , “这不仅体现了出版社和策划者具有的前瞻性思维 , 就是我自己蕴含在记人叙事中的个性化表达 , 也有了‘借景抒情 , 寓情于景’的张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