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红楼梦后四十回不是曹雪芹写的 为什么红楼梦后面不是曹雪芹写的?

胡适开创的“红学”,认定《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之所以被越来越多的人质疑,怪不得别人,只能怪胡适、冯其庸、周汝昌等红学专家自己 。

为什么红楼梦后四十回不是曹雪芹写的 为什么红楼梦后面不是曹雪芹写的?

文章插图
因为他们的急功近利、选择性“考证”和作伪作假等如同儿戏一样不严谨的学术态度 , 致使对《红楼梦》的研究,完全变成了漏洞百出的,与“红学”已经毫无关系的红外线“曹学” 。
为何说所谓的“主流红学”属于红外线“曹学”呢?因为近百年来,曹学专家们汗牛充栋的研究“成果”都是在《红楼梦》文本之外“大胆假设,小心考证“ 。只是“大胆”确实足够大胆,“小心”则极其不够小心 。
关于曹雪芹的资料,经曹学专家们“考证”,开头是这样介绍的:
曹雪芹(约1715年5月28日一一约1763年2月12日),名沾,字梦阮,号雪芹 , 又号芹溪、芹圃,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作者……这段短短的介绍,是怎么得来的的呢?
首先来自于袁枚《随园诗话》中的两段文字:
”康熙间,曹练亭为江宁织造……其子曹雪芹撰《红楼梦》一书 , 备记风月繁华之盛 。中有所谓大观园者,即余之随园也 。”“雪芹者,曹練亭织造之嗣君也,相隔已百年矣 。”曹学专家从中撷取釆信了“曹练亭为江宁织造……(其子)曹雪芹撰《红楼梦》一书”,而舍弃无视了“康熙间,……其子……大观园者,即余之随园也 。”和全部第二第段文字 。
为何要选择舍弃和无视呢?因为袁枚说的“康熙间”与专家们认为的“乾隆间”是不相符的 , “大观园”的规模与“随园”也相差大远;而“其子”与“嗣君”到底是曹颙呢 , 还是曹頫呢?尤其是“相隔已百年矣”令人难以容忍:因为专家们认为寅孙曹雪芹生于1715年,而袁枚生于1716年,虽然《随园诗话》中这两段话大约写于1780年之后,如若上溯百年,那时的曹寅还没有任江宁织造,儿子曹颙、嗣子曹頫还都未曾出生,又哪里有什么孙子呢?况且袁枚还把曹楝亭写成了“曹练亭” , 更加说明袁枚对曹寅一家根本就不熟悉,那些文字也只不过是道听途说而已 。
可专家们偏偏就筛选出了“曹练亭为江宁织造……(其子)曹雪芹所撰《红楼梦》一书 。”这十八个字来作为“考证”依据 。
与袁枚有着多年交情的富察.明义,其《绿烟琐窗集》的“小序”的一段话 , 也被专家认为是“寅孙作者”说的“铁证”:
“曹子雪芹出所撰《红楼梦》一部,备记风月繁华之盛,盖其先人为江宁织府,其所谓大观园者,即今之随园故址 。惜其书未传,世鲜知者,余见其钞本焉 。”其中第一句话,甚至被专家们认为 , 是明义亲眼看到了“曹子(先生)雪芹”,亲手拿出了自己所写的《红楼梦》,而后面的几句话几乎与袁枚所言如出一辙 , 说明明义与袁枚一样根本就不认识曹雪芹 , 都是道听途说;而“惜其书未传,世鲜知者,余见其钞本焉”,更象是说明义从他处见到了抄本,而不会是雪芹亲手拿出的自己“所撰《红楼梦》一部” 。
另外是这段话的位置很是耐人寻味:
为什么红楼梦后四十回不是曹雪芹写的 为什么红楼梦后面不是曹雪芹写的?

文章插图
这样的“小序“让人感觉是后来的夹塞,很有作伪作假之嫌 。而拿其中的一句话作“铁证”是很难令人信服的 。
至于永忠、裕瑞等人也都存在着道听途说 , 他们笔下的曹雪芹更是语焉不详、模棱两可、身份矛盾,又怎能证明《红楼梦》的作者是曹寅之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