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又铭丨徐干的哲学典范及其荀学性格

摘 要:荀子哲学其实蕴涵着一个在华人文化氛围里仍然具有普遍意义和亲和度的普遍形式;整个荀学哲学史的发展 , 其实就是逐渐触及、呈现这个普遍形式并且予以丰富地展开的过程 。 从这样的理解出发 , 我们便可以得到一个全新的视野和角度来诠论徐干的哲学 。 徐干《中论》跟《礼记》、《中庸》篇一样 , 都是对荀子哲学“中即礼义 , 中即道”的观点的一个延续和礼赞 。 全书所谓“中/礼义/道” , 便是人事物的中正合宜的表现 , 或那表现背后的节度分寸 , 而不是一个所谓的纯精神的形上实体 。 跟荀子、汉儒不同 , 徐干已经开始从正面意义来掌握人性 , 主张人性的美善并不完全但却可以被纯化到仿佛天生般的美好 。 徐干“大圣学乎神明”以及“圣人相因而学”的观点显示了天、人之间有连续的一面 , 也有发展、升进的一面 。 在“中道”的实践上 , 徐干不讲“复性”一路的工夫 , 而是强调言说、思辨与权智的重要 , 强调“尽敬以成礼”以及“积”的工夫 , 并且初步呈现了“积善成性”的思路 。 这些观点 , 都显示了徐干对荀子哲学创造性的诠释与推进 。 可以说 , 在荀学哲学史上 , 徐干是汉代董仲舒、扬雄之后 , 西晋裴頠之前的一个重要的中继;而《荀子》、《中庸》、《中论》以及隋代王通的《中说》的前后相续与一贯相通 , 则是前期儒学史上一个重要的学术“事件” 。
关键词:徐干;中论;荀子;荀学;中庸
作者简介:刘又铭(1955—) , 男 , 台湾嘉义人 , 台湾政治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 。
刊载于《邯郸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 。
文学史上身为“建安七子”之一的徐干(字伟长 。 171—218;汉灵帝建宁 4 年—汉献帝建安 23 年) , 写了一部思想论著《中论》 。 从书中各篇篇名如“治学”(跟《荀子》的《劝学》一样 , 放在第一篇)、“贵验”、“贵言”、“艺纪”、“智行”、“审大臣”、“赏罚”等 , 还有从它关于“学”和“中”的讨论 , 大致可以推断它是荀学一路(详下文) 。 而这一点当然就决定了它在宋明以来处于儒学边缘的命运了 。 如果有人因为宋明儒“《中庸》学”的联想 , 或者因为宋代曾巩《中论序》“干独能考六艺 , 推仲尼孟轲之旨”的评论的关系 , 而对它抱有期待 , 那么翻一翻内文之后大概也会失望的 。
少数欣赏荀学的学者对徐干及其《中论》倒是赞叹有加 。 清儒谭献在他《复堂日记》中就说:“读《中论》 , 伟长汉末巨儒 , 造就正大 , 微言大义 , 诏若发聩 , 贯串群经 , 当与康成相揖让 。 ” , 又说:“读《中论》 , 则良金美玉 , 可以追配董子《繁露》 。 ” , 又说:“以礼为教 , 荀卿遗中和 , 为本徐干之志也(疑当作“以礼为教 , 荀卿遗□;中和为本 , 徐干之志也)……” 。 而今人徐仁甫在他《读中论札迻》中也说:“两汉儒者之学 , 多本于(荀)卿 。 惜皆因其短而没其长 , 袭其文而讳其名……求其明明著者(按:疑当作“明明著著” 。 “著著”是“昭著”的意思 , 是“明明”的重复) 。 以美卿者 , 前汉惟董仲舒 , 后汉则徐伟长而已 。 仲舒美卿书不传 , 独伟长《中论》至今存……荀子之功亦不在孟子之下 。 伟长……其功又不在荀子下矣……” 。 [1]326-327 他们是把徐干当作孟子、荀子、董仲舒之后又一位大儒了 。
本文也要从荀学立场 , 正面表彰、诠释徐干《中论》的哲学典范 , 并且具体说明它的荀学性格 。 跟前人诠释《中论》不一样的地方是 , 我将以我对荀子哲学以及荀学哲学史的理解为前提来进行 。 简单地说 , 在《荀子》文字的表层意谓底下 , 我们其实可以碰触到一个荀子哲学的“普遍形式” , 那是一个“天人合中有分”、“弱性善论”、“积善成性”的哲学典范 。 具体地说 , 当采用了傅伟勋所谓“创造的诠释学”的方法之后 , 我们便能够将《荀子》的语言脉络、意义脉络适度松开、转译 , 在一个比较开放、共通的脉络里将它跟孟子思想做更有效的对比 。 然后我们就会发现 , 荀子哲学跟孟子哲学并非强烈对反的两端 , 它们其实共同享有天人合一、性善的基本立场 , 只不过所主张的程度一弱一强而已 。 此外重要的是 , 当揭示了荀子哲学的普遍形式之后 , 荀子哲学在整个儒家传统里就显得更能被接受也更具有普遍意义了 。 事实上整部儒家哲学史 , 在扣除了那相对明朗确定的孟学(即孔孟之学)传统之后 , 那剩下来的部分 , 恰好也可以解读为一步步显明这个普遍形式 , 以及(自觉或不自觉地)围绕着这个普遍形式来发展的一个荀学(即孔荀之学)哲学史 。 [2]25-36 底下我就以这样的理路为参照 , 来分析、呈现徐干哲学的荀学性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