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报丨青年俊彦系列·陈维、王腾威、王陆军、王意娜( 二 )


|中国书法报丨青年俊彦系列·陈维、王腾威、王陆军、王意娜
本文图片

王腾威 , 1992生于河南商丘 。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南印社社员 。 作品入展第十二届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首届临书大会(前60名)等全国性展览 。
古玺印创作之我见
我在小时候便对汉字特别敏感、特别喜爱 。 当书本、食品纸袋、广告牌等凡是有文字的物件出现在眼前时 , 便会下意识地停留、驻足 。 记得村里有位善书的老先生张挂一幅楷书四条屏《朱子治家格言》于家中 , 我每次看到都欢喜得紧 。 四年级时父亲从县城带回一支毛笔 , 父亲并不通书法 , 所以只有笔 , 没有字帖 , 只是要求我每天写满两张报纸 , 回忆起当时模仿的字迹 , 好像也有模有样 。 后入大学 , 开始了专业书法篆刻学习 , 更加化 , 尽量把一切精力和心思都关联到自己的专业上 , 时时所想 , 不敢一刻懈怠 。
每每忆起《霸王别姬》中程蝶衣所言“不疯魔不成活” , 心有感慨 。 想一艺之成 , 非大智慧不能成 , 苦思以明志 , 苦修以练技 , 有名师相授 , 有机缘相加 , 缺一不可为 。
|中国书法报丨青年俊彦系列·陈维、王腾威、王陆军、王意娜
本文图片

王腾威作品
明师之恩 , 诚过于天地 。 就篆刻而言 , 初学时老师有言:“不要着急 , 你把上好的稿子多余的挖掉它就是了 , 至于念什么怎么读以后再慢慢给你讲嘛 。 ”说的和蔼轻松 , 让我心里多了一份笃定 。 待稍有根基 , 又言:“若能本月结课时能刻300方汉印、150枚朱液摹稿 , 那以后你们不成功都不行 , 石头不够的不要怕 , 只要你们刻 , 我给你们提供 。 ”说的自信和大气让我信心满满 。 迷茫时老师讲:“学习书法篆刻思路要清晰 , 当代一些有成就的先生也是踩着前人的肩膀进行学习的 , 一味的从古人中寻找答案未必就能得到答案 , 因为他们不会说话 。 高层次的审美培养、正确的表达形式以及纯熟的技法才是与古人对话的开始 。 ”深刻的认知和量的积累 , 让我进入了另一个新的阶段 。 篆刻创作 , 当由技涉道:篆刻以文字为载体 , 汇书法而生发 。 印从书出 , 书印统一 , 书印互为滋养 , 当为上乘 。 印外求印更是一生所学 。
师古不泥 , 博采众长 。 就篆刻的学习来说 , 秦汉印的学习是基础 , 下可延明清流派 , 上可追先秦古玺 。 古玺印的创作于当代是个大的趋势 , 学好玺印 , 临摹是必不可少的 。 临摹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创作 , 所以在临摹的过程中一定要总结经验 , 首先要在章法上进行总结 , 列举章法形式进行试验性的填充创作 , 其次要在保证章法的同时确保字法的完整性 , 最后才是刀法的表现形式 。 最难在于字法 , 所以练习篆书是必修课 。 当确立好自己的创作方向时 , 其余风格也要进行训练以滋补其主攻方向 。
|中国书法报丨青年俊彦系列·陈维、王腾威、王陆军、王意娜
本文图片

王腾威作品
我对古玺印创作有几点不成熟的经验:一、秩序感要靠水平线的排叠和方的形态 , 稳定性强才能突出空间感 。 二、虚实和粗细可以把方的结字弱化 , 亦能突出留白的轻松和自然 。 三、字的大小对比处理要做到极致 。 四、三排印章应注意左右的距离 , 切不可字无大小 , 间距匀称 。 五、线条本身有变化 , 线与线之间也要有变化 , 即粗细对比以及虚实对比 。 六、红白共存 , 白到极处的地方也要有红 , 这样才不致于孤立 。 白的块面里要有完整的红拆破以达到和谐共处 。 不能一味地留面 , 粗糙的红白对比徒显低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