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为什么要熬夜守岁

我爷爷家是山东人,爷爷在世的时候,家里一直严格遵守春节守夜的习俗 。
一般春节当天五点多吃晚饭,晚饭是酸菜汤加面食 。小的时候,酸菜汤里就只有酸菜,面食只有几个是白面馒头其他都是窝窝头 , 后来酸菜里的五花肉越来越多,馒头也都变成了白面馒头 。
入夜后,女人们开始包饺子,男人们开始准备晚饭,老人们准备摆供,孩子们放鞭炮 。
过十二点,大家放鞭炮,代表辞旧岁 , 然后男人们领着孩子们上街,找街口,用炉钩子在地面划一个圈,在黄纸上写上老家的地址和故去者(曾爷爷和曾奶奶 , 我们叫老爷爷和老奶奶,还有故去的姑姑们)的姓名,开始烧纸钱 。然后用火点燃孩子们手中红灯笼的蜡烛,然后红灯笼开路带故去者灵魂回家 。回家后,用红灯笼里的蜡烛点燃摆供桌前的红蜡和三注香,大家排队轮流给故去者磕头 。接着,男人们和孩子们再轮流给家里长辈磕头 , 媳妇们是行礼,说吉祥话后长辈会给孩子还有媳妇们压岁钱 。压岁钱都是提前从银行兑换的新币 。孩子们的压岁钱从一元(时年月工资是35元)涨到了十元(时年月工资是200多元),媳妇们一直从一元涨到五元 。
然后就是吃年夜饭,最后是饺子收尾,饺子里有用酒泡过的硬币 。年夜饭是长辈和男人们一桌,女人们和小孩子们一桌 。后来逐渐变成长辈和男人们、女人们一桌,孩子们一桌 。吃过饺子,男人们女人们开始打扑克 , 打麻将,小孩子接着放鞭炮,当时还有一个娱乐项目是吃冻梨冻柿子 。等天大亮了 , 家里人集体换新衣换新袜,然后男人们开始出门拜年,女人们在家包饺子 , 孩子们接着放鞭炮 。等男人们回家,大家吃过早饭,就可以各回各家了 。
后来,这个时间安排略有变动 , 按当时山东人常理男人才是说话算话的人,家里当时属我母亲的学识最多,我爷爷对我母亲很是信服 。在我母亲主张下,把年夜饭的时间提前到了十点,给长辈磕头后,孩子们就可以睡觉了,大人们守夜 。
现在,爷爷奶奶都不在了 , 摆供的习惯一直在叔叔家延续着,各家里吃年夜饭和饺子的习惯还是保留 。
我小的时候觉得一过年,所有一家人都聚在一起特别热闹 , 当时爷爷家过年最高峰是二十一个人 。放鞭炮,吃年夜饭(有肉吃),有新衣服穿应该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事了 。现在看老传统有它自己深意,首先,一家要团圆,无论之前兄弟之间 , 长辈之间有什么隔阂,过年都是缓和关系的最好时间点,特别是打扑克玩麻将都是增进感情的一种手段;其次 , 要孝敬长辈,请故去者灵魂回家是老人们对他们长辈的孝敬,给老人们磕头是晚辈对长辈的孝敬 , 父母在,不远游;再次,换新衣放鞭炮是代表一切重新开始 。
随着老一辈人的故去 , 城市逐渐禁放鞭炮,生活质量越来越好 , 家里孩子越来越少 , 过年渐渐失去了它原有的味道,春节变成了十一黄金假期一样的存在 。现在每逢过春节,我总在想,人如果会穿越时空该多好,我保证一定会认认真真地给老爷爷老奶奶磕头,而不去想桌子上的烧鸡和兜里的鞭炮 。
【除夕为什么要熬夜守岁】我是山东的,守岁我们没守过,一般吃完年夜饭,看完春晚时候也不早了,忙了一天也累了,第二天大年初一还得早起拜年,早起是必须的,图个精神头 , 预示新的一年啥的有干劲,有盼头,一份精神一份财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