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语
在当下众多写作者中 , 经受过完整学术训练的高校教师是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 。 职业上得天独厚的优势某种意义上解放了身心 , 让他们有更多时间从事写作 , 阅读、授业、鉴评等职业属性也为他们行走在创作的现场创造了条件 。 教师、学者、作家的复合身份令这一写作群体的实践总体上呈现出人文性、前瞻性和探索性 。 在新媒体时代 , 相较日益繁荣的大众文化呈现出的过度商业化和娱乐化倾向 , 他们的非职业化写作具备更加独立的品格与追求 , 或许是一种可供借鉴的、接近于理想的写作状态 。
《有态度》专栏第二期聚焦“学院视野中的文学书写”话题 , 邀请数位活跃在高校的中青年作家、批评家参与讨论 , 通过观察梳理受过完整学术训练、具有学院背景的作家群的习学养成与创作实践 , 辐射当下写作生态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 以期以鲜明的观点链接现实 , 形成启发 。
——栏目主持人:杜 佳 李英俊
第二期
距离“理想的写作”有多远?
——学院视野中的写作品格与价值追求
本文图片
飞氘 , 科幻作家 , 文学博士 。 清华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 著有短篇小说集《中国科幻大片》《去死的漫漫旅途》等 。 此外 , 曾在Science Fiction Studies、《文学评论》等期刊上发表学术类文章 。 出版学术专著《“现代”与“未知”——晚清科幻小说研究》 。 作品被译成英、意、日等国文字 。
中国作家网:在当下作家群体中 , 有一类是经过完整学术训练、较长时期在高校或研究机构从事教学研究的同时 , 还进行文学创作的群体 。 他们的身份大多是专职教师和兼职作家的统一体 , 身兼教师、作家、学者等多重身份 。 在您看来 , 这一群体所拥有的多重身份对他们的写作构成怎样的影响?
飞氘:我对别人的状况了解有限 , 所以接下来谈的都是自己的体会 。
到目前为止 , 我大部分的经验都与校园有关 , 校园以外的阅历比较少 。 这让我一方面只能通过间接的方式去认识很多领域 , 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了解不足;另一方面则能够一直与大学生保持接触 , 不断了解当下年轻人的兴趣和状态 , 判断自己和这个时代最新趋向之间的关系如何 , 判断自己关心的问题年轻人是否依然在乎 。 这种自我认知的修正过程对于写什么、怎么写、写给谁等思考都有影响 。
另外 , 一个纯粹的作家、诗人可以允许自己活得很“艺术”、很奔放 , 而作为一个教师 , 要一直提醒自己:你的一言一行都可能会给学生带来影响 。 我不是说要把一种好为人师的态度带入写作里 , 而是说这种身份会塑造人的精神状态 。 再者 , 教师到了一定年龄就退休了 , 但写作者没法退休 , 只有“写不出来”或“不想写了” 。
中国作家网:从创作立场的角度考量 , 学院派作家既不同于专业(职业)作家 , 也有别于一般的非职业化写作者 , 从事的是具有学院背景、经过学术训练与规范的非职业化写作 。 请结合自身经历和创作经验谈谈学院派作家创作的状态是怎样的?
飞氘:很惭愧 , 成为大学教师之后的这几年 , 我没怎么写小说 , 写了一些学术论文 , 出版了一部学术专著 , 填了一堆各种表格(可称之为应用文) , 写了一些报刊短文 , 还翻译了一篇英文小说 。 所以 , 写作活动也算没有停止吧 。
中国作家网:从文学创作实践来看 , 学院派作家总体上具有深厚的学识修养 , 这是否为这一群体的文学探索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人们一般将专业水平视为有力支撑 , 与此同时 , 这是否对这一群体的写作价值取向构成制约?
- |总638期|【人生】开卷有益和闭门思过|作者:蒋和发
- |荐书|读过的哲学书,什么时候才有用
- |俗话:“一户开两门,人财都难存”,两门指的是啥?有没有道理
- |欣赏名家画荷,感受阵阵清香
- |文物收藏家、考古学家张希鲁,病逝前捐献所有收藏文物!
- 文物|有哪些外国的顶级文物被收藏在中国
- |【书有光】有生以来唯一的一次窃书经历,使我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
- 渔业|海钓有哪些种类?海钓用哪种鱼饵效果好?海钓的种类和用饵技巧
- |说“座”道“席”,古人坐席有讲究
- |古代没有卫星定位,地图是怎么绘制的,不禁感叹古人智慧让人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