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珙县|【民族文化】珙县苗族蜡染文化初探】欢迎关注“方志四川”!
本文图片
本文图片
本文图片
珙县苗族蜡染文化初探
珙县地方志办公室
苗族是珙县的主要少数民族 , 人口逾3万人 , 是一个勤劳、勇敢、善良、爱美的民族 。 清乾隆《珙县志》载 , 苗族“避居山巅谷底 , 编茅而住 , 缀布而衣 , 播谷而食 , 汲水而饮” 。 他们在大自然的怀抱里繁衍生息 , 创造了独特而灿烂的传统文化 , 苗族蜡染正是其中跨越千年传承至今的传统手工技艺之一 。
2008年 , 珙县罗渡苗族乡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 2010年 , 珙县苗族蜡染技艺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
渊源|
一幅完美的历史画卷
蜡染 , 古称蜡缬 , 与绞缬(扎染)、芙缬(镂空印花)并称为我国古代三大印花技艺 , 是中华民族古老的民间传统印染工艺之一;据史载 , 秦汉间始有 , 曾盛行于隋唐时期 。 宋代苗族点蜡幔是久负盛名的蜡染制品 , 它虽无缘系于缠金绕翠的贵妇身 , 却与汉时的霓裳羽衣、唐时的丝帛锦绣、明清的绫罗绸缎争过风光 。 关于蜡染的发源地 , 陈维稷主编的《中国纺织科学技术史》以史料记载和发掘出土的精美蜡染实物为据 , 认为蜡染起源于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 , 时间可追溯至秦汉之际 。 蜡染在苗族地区普遍流行 , 由于苗族不同支系居住地域不同 , 语言差异使对蜡染的称呼不一 , 珙县称蜡染为“丈宙” 。 《珙县志》记载:罗渡苗民取蜡熔而绘于布 , 染后煮布洗蜡 , 成蜡染裙 。 人们常将蜡染成品做衣饰、百褶裙、围腰、卧单、枕巾、帐沿、门帘、包单、蚊帐等 , 在婚丧嫁娶、节日庆典等活动中 , 蜡染服饰是不可缺少的标配 , 对蜡染的崇尚千年不改 , 已成为苗族同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民间手工技艺 。
蜡染技艺源远流长 。 有关珙县苗族蜡染的来源 , 版本有多种 。 传说古时有个苗家姑娘 , 因无嫁衣而茶饭不思 , 梦入蝶舞蜂忙的百花园中 , 衣裙沾满蜂液 , 经百花仙姑指点 , 放入家中蓝靛渍染 , 再入沸水漂洗浮色 , 呈现出蓝白花纹 , 可制作成最美丽的嫁衣 。 自此 , 蜡花一开不败 , 流传千年不衰 。 珙县苗族古歌中也有动人的传唱 。 歌词提到蜡染的发明者是苗族姑娘月爽 , 她不但缝制了撑天伞 , 还发明了蜡染 。 据《珙县志》记载 , 珙县苗族“短衣紧系、彩裙束腰 , 细裂白布裹腿 , 粗与盌等 , 盖以此为美” 。 虽说未见到蜡染的具体描述 , 但其记载的彩裙定与如今的蜡染裙无异 。 值得参考的是清乾隆《叙永永宁厅县合志》记载苗族“腰系百褶裙 , 法以蜡绘布 , 染后去蜡 , 制成蜡染布” , 这是有关川南苗族蜡染较为全面的记述 。 珙县、叙永、古蔺属川南地区 , 与苗族文化同出一源 , 民情风俗略近 , 所述工艺与珙县苗族蜡染亦相符 , 是可信的重要参考依据 。 由于历史上对蜡染艺术鲜有地方典籍碑传 , 加之蜡染制作者没有留下姓名 , 更无这些民间艺人的名录可寻 , 故使珙县苗族蜡染的源流无文字可考 。 对苗族蜡染的研究 , 只能倚重于口传资料与现存实物 , 做历史与现实的探讨 。
- |对话|中国美术学院教授井士剑:存疑的模型
- |【夜读·组诗】向边关(62)带一朵花回家
- 京杭大运河|“一城”心桥
- |【观展览】“众志成城 共抗疫情”——迁安、滦州抗疫主题书画作品展
- |傅继英德艺双馨书法作品欣赏
- |红楼梦中林黛玉扮演者陈晓旭逝世15周年,纪念永恒的经典
- 黄泥洲|【新月姐姐讲故事】黄泥洲的老窑工
- 创业|全国第六的“莱西样板”!
- 秦观|秦观:论粗狂汉子如何写出婉约诗词
- |清-和田玉福瓜把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