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365天是谁发明的 一年有365天那么最早把一年定为365天的是哪国人

古人没有地球绕太阳公转的概念,但通过两个办法测得太阳年及恒星年的时间长短,并得出了“岁差”的概念 。
一 , 通过土圭,立竿见影,正午时测日影长短 , 一年之中,影子最长的一天定为“冬至”,最短的一天为“夏至”,两至之间长短之和的一半,为“春分”和“秋分” 。两个“冬至”日为一个太阳年(回归年) 。
二,除了用土圭测日影,又用北斗星斗杓的方位测定节气,黄昏时斗杓所指方位 , 指东为春分,指南为夏至 , 指西为秋分,指北为冬至 。
古代根据太阳年制定历法,以冬至日为一年之始,如《史记历书》制定《太初历》,“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已詹 , 其更以太初元年” 。
以冬至日北斗星斗杓方位为标准确定一年之始 , 其实是恒星年的标准 。而土圭测影是太阳年的标准 。使用两个不同的标准,这就产生了“岁差” 。中国历史上,晋代虞喜首先发现了“岁差” 。
宋代沈括指出了岁差的原因,《梦溪笔谈,斗建有岁差》:“正月寅,二月卯 , 谓之建 , 其说为斗杓所建 。不必用此说 。”
大意,正月指寅,二月指卯,叫作“斗建”,通常指斗杓所指方位 。其实不必用此说法 。
沈括通过观测并计算出:《颛顼历》“冬至日宿斗初”,今宿斗六度 。古者正月斗杓建寅,今则正月建丑也 。又岁与岁合,今亦差一辰 。
就是说 , 以冬至日北斗星斗杓为标准计算,是恒星年 。而恒星年不等于太阳年,二者之间的时间不同 。
古人起初认为冬至日斗杓是固定不动的,而事实上是移动的,只不过移动极其缓慢,很长时间才能比较出来 。
限于历史条件,沈括的计算不夠精确,但找出了岁差的原因:参照系不同 。
现代天文学,恒星年,365天6小时9分10秒 。太阳年,365天5小时48分46秒 。岁差20分24秒 。
一年365天是是按地球绕太阳转一周为一年计算的 。地球绕太阳转一周的时间是365天5小时多一点 。
【一年365天是谁发明的 一年有365天那么最早把一年定为365天的是哪国人】农历又称夏历、阴历、旧历、汉历、老历,是中国传统历法之一,农历属于一种阴阳历 。一个太阳年是两个立春之间的时间 , 约365.2422天 。阴历是按照月球绕地球一周为一个月计算的 。阴历的一年有时是12个月,有时是13个月 。有闰月的年份是13个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