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ther|“将来有机会我定返家一趟,看看母亲和兄弟”

【mother|“将来有机会我定返家一趟,看看母亲和兄弟”】母亲并保意胞弟:
自廿一年离家后 , 已十八载未与家通息 , 这是因为连年国内战争 , 交通隔绝不便 , 无法去信家中 , 希望谅解 。
廿年中 , 家内情形如何 , 母亲弟弟身体好否 , 祖父想已年迈的老人 , 是否在世 , 伯父母、哥哥嫂嫂均好吗 , 甚为想念 。
自离家以来 , 我远奔各省 , 一切都好 , 近因年纪较大了 , 没有从前健壮 , 希勿念 。
近来得知家乡解放 , 乘□□(注:原文模糊)说返家 , 多年了我不知家中情景 , 希回信告知 。
将来有机会我定返家一趟 , 看看母亲和兄弟 。
mother|“将来有机会我定返家一趟,看看母亲和兄弟”
本文图片

黄长轩家信
家信一般是家庭成员之间信息交流的重要载体 , 一封封家信背后 , 我们能看出亲情背后的治家理念 , 看到夫妻跨越千山万水的情比金坚 , 这些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 。 现在 , 这些带着历史底蕴的书信 , 依然是我们的精神养料 。
最近 , 读黄长轩1949年4月写给母亲和胞弟的一封家书 , 在另外一种心境当中 , 收获不一样的感动 。 书信的内容很简短 , 基本上就是一个在外游子写给家人的回信 。 但是结合写信人的相关背景 , 一切都显得不寻常 。
mother|“将来有机会我定返家一趟,看看母亲和兄弟”
本文图片

黄长轩
书信开头写道:“自廿一年(公元1932年)离家后 , 已十八载未与家通息 , 这是因为连年国内战争 , 交通隔绝不便 , 无法去信家中 , 希望谅解 。 ”
黄长轩带着“为劳苦大众求解放”理想南征北战 , 无数有着同样志向的革命党人前赴后继 , 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 。 1949年 , 黄长轩已经参加革命十八年 , 一个崭新的中国即将拉开序幕 。 黄长轩得以偷闲 , 提笔给家里写一封信 。 坚毅的战士回归家庭 , 变成血肉之躯的个体 。 他解释许久不通信的原因在于国内战争、交通堵塞 , 更多是提笔无法言说的思乡之苦 。 这样的情感与诗人杜甫类似 , 诗人在战乱中颠沛流离 , 与亲人阻隔 , 在《春望》中写下“烽火连三月 , 家书抵万金 。 白头搔更短 , 浑欲不胜簪” 。
更让人唏嘘不已的是 , 黄长轩继而询问自己亲朋好友是否身体好 , 特别提及“祖父想已(是)年迈的老人 , 是否在世” , 这一点 , 很容易让人泪目 。 在传统文化中 , 最悲切莫过于子欲养而亲不在 。 近二十年 , 音讯全无 , 亲人是否健在都无从得知 。 字里行间是游子对家乡的眷恋 , 对亲人的思念 , 还有一丝丝歉意 。
信末 , 黄长轩告知家人“近因年纪较大了 , 没有从前健壮” , 得知家乡已经解放 , 熟人返乡 , 望家里人告知相关情况 。 如果条件允许 , “将来有机会我定返家一趟 , 看看母亲和兄弟” 。 当年 , 父母送儿、妻子送夫上前线不就是为了这一刻的“解放”吗?
这封家书写下后不久 , 黄长轩带着妻子和不满周岁的儿子回到家乡探望母亲 。 当他得知他所在的老部队已南下准备解放海南岛的时候 , 义无反顾地多次申请参战 。 在家住了3天的黄长轩星夜兼程 , 追上了南下的大部队 , 和战友们集结在雷州半岛准备渡海作战 。 1950年4月 , 在一次战斗中 , 黄长轩光荣牺牲 。
结合这一背景 , 可以看出 , 战士为争取“最后的胜利”慷慨赴前线的决心 。 它带给我们诸多启示 , 胜利正是以个体放弃家庭幸福 , 甚至牺牲生命为代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