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多利亚时代,离我们究竟有多近?( 三 )


|维多利亚时代,离我们究竟有多近?
本文图片

最终 , 这类有关伦敦华人的小说之所以如此引人注目 , 是因为它们坚持认为伦敦的文化基础已经不复存在 , 并且其中潜在的动态重建已不再仅仅依赖于中产阶级的意识形态 。
东西方之间 , 本土人与外来者之间复杂而分裂、结合的故事 , 人类情感与人类痛苦的新形式的故事 , 始终是帝国在时间和空间上延伸的有意无意的使命 , 横跨相异和熟悉的风景 。
|维多利亚时代,离我们究竟有多近?
本文图片

进化论与儿童文学:用文学对抗科学
对进化论这一人类历史中出现的新的科学概念的集体反应 , 在维多利亚时代的儿童文本中可以一览无遗 。 这些文本使文学体验成为人类进化的关键机制 , 能够教会儿童如何缩回兽性的“尾巴” , 转而进入一个更高级、独特的人类世界 。
半个世纪前 , 评论家A. 德怀特·卡勒指出《爱丽丝漫游奇境记》(1865)是达尔文式的 。 因为 , “与达尔文一样 , 卡罗尔把一个伦理、社会和宗教世界的陈规旧制交给儿童的清新自然视角去化解” 。
|维多利亚时代,离我们究竟有多近?
本文图片

作者刘易斯·卡罗尔通过描述爱丽丝被迫离开教室 , 开始一次地下旅行 , 并和一群会说话的动物相遇的过程 , 对维多利亚时期教育进行了戏仿 。
当爱丽丝从兔子洞里掉下去时 , 她试图记起课堂上学过的从地面到地球中心的距离 , 以及地球对面那一点的精确位置 , 再到《爱丽丝镜中奇遇记》(1872)结尾处 , 红白皇后给爱丽丝出的各种离奇古怪的考题 , 爱丽丝系列故事书反复嘲笑了当时的学校教育 。
卡罗尔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喜剧缩影” , 并对其中一些人物加以“取笑” 。 这主要体现在爱丽丝对艾萨克·沃茨《诫懒惰和胡闹》(1715)的无厘头式的模仿 , 通常 , 维多利亚时代的学生被要求牢记这首有关自然神学的小诗 。
|维多利亚时代,离我们究竟有多近?
本文图片

爱丽丝没有再现沃茨对蜜蜂勤劳的诗意赞美 , 而是通过创作一首“小鳄鱼怎么样”实现了第一次戏仿 。
沃茨诗歌里“努力干活” , “熟练建蜂房”的“忙碌的小蜜蜂” , 被爱丽丝变成了一只到处捕猎的鳄鱼 , 它看上去“笑得多欢畅” , 其实是想以此诱骗鱼类进入它的“微笑的嘴巴” 。
这或许预示着英国科学教育的一次过渡:19世纪60年代流行的有关自然神学所倡导的仁慈宇宙的教育 , 即将让位于达尔文主义者所勾画的自我保存和适者生存的图景 。
显然 ,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并没有如《大自然寓言集》《水孩子》一样 , 通过在科学的基础上外加人文主义教育的做法 , 对达尔文主义者在生物科学上的转向做出回应 。
卡罗尔完全摒弃了自然研究的价值 , 而把重点放在语言游戏上 , 强调模仿而不是死记硬背 , 强调无厘头而不讲究语法规则 , 强调戏谑的态度而不是谦卑地墨守成规于文学经典 , 卡罗尔设计了一种文学教育模式 。
对于卡罗尔这样一位名闻遐迩的进化论怀疑者来说 , 进化论破坏了自然秩序 , 甚至破坏了我们的自我意识 , 而且它没有提供任何方法来弥补其所造成的混乱和破坏 。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说明 , 对语言和文学的熟练掌握 , 能恢复正在被新兴生物学理论毁掉的人类能动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