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芾“得笔”说推论

得笔:虽细亦圆
从传统的书学观念来看 , 书法技法的核心是笔法 , 这是因为笔法的要求决定了点画形态以及作品的章法布局 。 所以 , 对历代书家笔法特征的深入了解与透彻分析 , 是学习书法艺术、深入研究书法史的关键 。
对于笔法 , 历代书家存在着不同的见解 。 其中 , 以北宋米芾的书写观念与实践最具特色 。 他的书作风格一向以结体多变、用笔爽劲著称 。 它曾这样评价时人写字时的书法用笔状态 , 认为“蔡襄勒字 , 沈辽排字 , 黄庭坚描字 , 苏轼画字” , 并称自己为“刷字” 。 “勒”“排”等描述用笔动作的词汇 , 正是他对别人用笔习惯的高度概括 。 并认为“蔡京不得笔 , 蔡卞得笔而乏逸韵” 。
可以看出 , “得笔”是对“勒”“排”等具体用笔特征的进一步概括性的总结 。 那么 , “得笔”后的点划状态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米芾对此总结 , 认为:
“得笔则虽细为髭发 , 亦圆 。 不得 , 虽粗如椽 , 亦偏 。 ”
“得笔”虽细亦圆 , 不得笔 , 即便再粗都是偏的 。 由此可知 , “得笔”之点画状态与粗细无关 , 只在于点画是否圆 。 他还说 , 要在“把笔轻 , 自然手心虚 , 振迅天真 , 出于意外”的状态下才能实现“得笔”之貌:
“筋骨皮肉 , 脂泽风神皆全 , 犹一佳士也 。 ”
同时 , 米芾以为这种状态必须在“笔笔不同 , 三字三画异形 , 作意重轻不同”的状态下才可以实现 , 也即是出于天真且有“自然神异”之状 。 他还提出了一个颇有心得的练习方法:
“先写壁作字必悬手以锋抵壁 , 久之必自得趣也 。 ”
此处有两个关键词 , 即“悬手”与“以锋抵壁” 。 先来看“悬手”的作用 , 众所周知 , 伏案书写 , 手臂基本平行于桌面;题壁书写 , 手臂基本垂直于墙壁 。 但要注意 , 相对于前者来讲 , 后者要求手臂的活动范围更广、手腕的承载能力也要更强 。 这是从生理角度来看 , 再来看一下“以锋抵壁”的后果 。 以笔锋抵壁可以分为两个层面来理解 , 从书写者角度来看 , 悬肘状态下仅仅依靠笔锋触壁无疑是对用笔稳定性的一种考验 , 将书者之“力”完全灌注于笔锋 , 其流露出来的线条必然圆浑中实、富有弹性;从书写技法层面讲 , 以锋抵壁在快速书写的状态下所体现出来的线条必定是厚实饱满、充满张力的 。 不然 , 米芾不会称赞“得笔”书迹虽“细”亦神气完备 , 不“得”则虽粗亦偏 。
|米芾“得笔”说推论
本文图片

宋 米芾《苏太简参政帖》6.8×19.6cm 上海博物馆藏
至于具体的技法表现 , 时人郭熙在《林泉高致·画诀》中曾详细叙述过:
“一种使笔不可 , 反为笔使;一种用墨不可 , 反为墨用 。 笔与墨 , 人之浅近事 , 二物且不知所以操纵 , 又焉得成绝妙也哉!”
所谓反为笔墨“使” , 意味用笔之人未有操笔的观念指引 , 所流露出来的一种无所适从的局面 。 郭熙提出解决此种弊端的方法是“近取诸书法” , 因为“转腕用笔”可以“不滞” 。 毋庸置疑 , 郭熙此论的重点在于阐述用笔过程中“用腕”的重要性 , 这也是中锋行笔后“得笔”的重要前提 。
中锋:线描与篆隶的笔法融通
(一)线描
《历代名画记》言“书画同体而未分 , 象制肇创而犹略 。 无以传其意 , 故有书 , 无以见其形 , 故有画 , 天地圣人意也” , “书画同源”之论点则呼之欲出 。 从技法角度看 , 同源首先是同法 。 检阅北宋绘画 , 擅长于线描创作的画家以郭忠恕、李公麟为最显 。 郭忠恕的线描成就与题壁有关 , 《宋史·本传》称郭忠恕作画往往是酒酣淋漓 , 醉意醺然时“乘兴即画之” , “多游王侯公卿家 , 或待美酝 , 豫张纨素倚于壁 , 乘兴即画之 。 ”《宣和画谱》又载 , 郭忠恕“画屋木 , 超越前人” 。 “屋木”就是以“亭台楼阁、殿宇宫廷”为主的建筑 , 该画种即界画 。 李荐《德隅斋画品》又称其“以毫记寸 , 以分记尺 , 以尺记丈 , 增而倍之 , 以作大宇 , 皆中规矩 , 曾无小差” , 足见其线描技法在北宋的成就之高、影响之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