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ti|人格测试褒贬一览,远不止MBTI( 三 )


于是人们感受到 , 不是主流的特质也能得到肯定 , 不同的人格类型都有成功的典范 。 人格测试通过对“行为倾向”的测量 , 得出一个结果 , 而这个结果 , 反过来也可以是一个同频社交的暗号 。 许多人在社交平台晒出人格类型 , 以此过滤人群 , 降低社交“容错率” 。
从另一方面看 , 人格测试所依赖的自陈量表仍然有诸多局限 , 尤其以故意欺骗、社会期望偏误、反应定势、肯定者否定者效应最为常见 。
【mbti|人格测试褒贬一览,远不止MBTI】“故意欺骗”是指受试者为了干扰测试结果 , 故意改变选项的行为;而受试者为了留下正面印象 , 在测试中选择符合社会期许的倾向 , 则称为社会期望偏误;反应定势是一种由于受测者回答问题的习惯不同 , 产生的独立于测验内容的反应倾向 , 反应定势可能导致能力相同者得到不同的测验分数的现象 。
除此之外 , 人群中总有部分人 , 是“肯定者和否定者” , 肯定者对于量表中的问题 , 通常都倾向于回答“是” , 反之 , 否定者则总是回答“否” 。 尤其在受饥饿感、疲劳等变量影响下 , 受测者更容易产生单调消极的反应定势 。

以MBTI测试的局限性为例 , 受试者在每个维度上只能有一种偏好 。 如果受试者在“更关注外部环境”和“更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中选择前者 , 则增加了外倾/内倾维度上的外倾得分 。 不难看出 , 这种“偏好”实际是一种“迫选” 。
由此带来的问题是 , 测试结果高度不稳定 。 处于干扰状态的人 , 前后测试结果极有可能产生巨大差异 。 即使有的非迫选版测试 , 每一道题提供了从“非常同意-同意-比较同意-中立-比较反对-反对-非常反对”五种可选程度 , 但仍然需要受试者尽量“不要中立” , 才能得出更准确的维度倾向 。
概括地看 , “自述”是非常主观且不稳定的行为 , 无论将测试结果作为“人岗匹配”还是“社交匹配”的参考条件 , 都极其依赖量表本身的信度和效度 。 简单来说 , 信度即可靠性 , 信度越高的测试 , 重复测试时所得结果就越一致;效度即有效性 , 效度越高的测试 , 越能测出要测的特质 。
娱乐向的免费测试自然不必说 , 市面上的许多付费测试 , 也不一定具有合格的信度和效度 。 造成这种现象的一大原因就是 , 卖出的测试没有专业团队把关 , 只是对西方的模板进行“生搬硬套” 。
03 舶来品的“水土不服”追溯西方的心理测量发展历史要从19世纪中后期开始 , 1980年卡特尔在《心理测验与测量》中首次提出“心理测量”这一概念 , 1905年法国心理学家比内发表世界上第一个科学的心理量表 。 如今时不时又流行一次的MBTI人格测试 , 产生于上世纪40年代 , 是由来已久的舶来品 。
由于历史原因 , 心理测验一度被认为是强调阶级的、反动的 , 因此国内心理测量和测验起步较晚 。 此后 , 从国外引进心理测量理论、修订国外著名心理测验量表 , 如明尼苏达多相人格问卷、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艾森克人格问卷等 , 几乎是从零开始填充领域空白 , 到了八九十年代 , 国内心理测验工具才开始做“中国本土化”处理 。
也就是说 , 我们还很缺乏基于国人思维开发的心理量表 , 很多时候测试者觉得被吹捧得过高的测试“无用、不准” , 的确是有理由的 。 虽然人性总体是相似的 , 但个体的差异却是巨大的 , 加之基本国情的不同和文化差异 , 心理测试的一些称述显得莫名其妙 。
例如九型人格测试中的一些自我称述:“我喜欢研究宇宙的道理 , 哲理”、“我存在药物放纵的倾向” , 把这些称述原封不动迁移过来的做法十分荒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