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亩中庭半是苔,寂寞的不是春天

今年整个的四月 , 江南春天并没有懈怠 , 虽然观众很少 。 人们在窗里 , 春天在窗外 , 一点一点悄悄走远 。 苏州园林里那些美丽的春景一如既往 , 花开花落 。
“尽日问花花不语 , 为谁零落为谁开?”我在网上“云游春”、“云祭扫” , 慨叹着春风寂寥 , 其实 , 真正寂寥荒芜的 , 恐怕是这一季的人心吧 。
不说寂寞 , 不说疾苦 , 去诗句里寻找些许闲适、幽远 , 或可化解当下心绪 。
|百亩中庭半是苔,寂寞的不是春天
本文图片

1
《浣溪沙·百亩中庭半是苔》
(宋)王安石
百亩中庭半是苔 。 门前白道水萦回 。
爱闲能有几人来 。
小院回廊春寂寂 , 山桃溪杏两三栽 。
为谁零落为谁开 。
诺大的庭院有一半已是青苔(可见少有人至) , 门外清净的小道蜿蜒伸向远方(路无人踩 , 平整清白) , 只有路旁溪水萦绕相伴 , 王安石自问 , 像我这样闲散的人能有几个呢?小院里回廊曲折 , 春风空寂 。 山上的桃花、溪边的杏树 , 不知它们为谁开放 , 为谁凋零 。
王安石二度受挫后归隐江宁钟山 , 度过了生命中的最后十年 , 这类集句小词大多作于这段晚年时光 。 集句诗就是基本上每一句都有出处 , 并融会贯通、如出一体 。
这首《浣溪沙》的头一句“百亩中庭半是苔” , 是出自唐朝诗人刘禹锡《再游玄都观》:
“百亩中庭半是苔 , 桃花净尽菜花开 。 ”(空寂)
第二句“门前白道水萦回”出自李商隐的一首《无题》:
“白道萦回入暮霞 , 斑骓嘶断七香车 。 ”(落寞)
接下来“小院回廊春寂寂”是出自杜甫《涪城县香积寺官阁》:
“小院回廊春寂寂 , 浴凫飞鹭晚悠悠 。 ”(冷清)
“山桃溪杏两三栽”出自唐代诗人雍陶的《过旧宅看花》:
“山桃野杏两三栽 , 树树繁花去复开 。 ”(空开落)
最后一句“为谁零落为谁开”便是唐人严恽《落花》中著名的那句:“尽日问花花不语 , 为谁零落为谁开?”
王安石以这种集句的形式叠加了各个诗人的情绪 , 一首词 , 多重唱 , 唱一个春天的空响 。 此时读来 , 甚是应景 。
不知半山先生是寂寞地打发时间 , 还是真的找到了闲适的生活情趣?但愿是后者 。
|百亩中庭半是苔,寂寞的不是春天
本文图片

2
《画眉鸟》
(宋)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 , 山花红紫树高低 。
始知锁向金笼听 , 不及林间自在啼 。
春天里 , 谁不喜欢听那婉转的鸟鸣莺啼?鸟儿们又谁不喜欢自在地飞翔歌唱?那是春天特有的音符 , 尤其春日山林的一片啁啾最是悦耳 。 欧阳修在诗中写:画眉鸟千啼百啭 , 在林间随着心意来回飞动 , 在高高低低开满绚烂山花的枝头自由穿梭 , 欢鸣声甚是美妙 , 如今才终于知晓 , 锁在金笼里的画眉鸟 , 无论唱得多好听 , 也远不如这悠游林中的自在啼叫 。
笼中受限的画眉鸟 , 必定也是向往着自由的天空 。 我望着方寸天空 , 随风卧游天下 , 想起宋代陈与义的《襄邑道中》:
飞花两岸照船红 , 百里榆堤半日风 。
卧看满天云不动 , 不知云与我俱东 。
当无法用足步去丈量世界的时候 , 文字就是最好的抵达工具 。 且随着诗人的小船 , 看两岸落英缤纷 , 花红映照入船 , 风吹船行 , 长堤上成排的榆树快速退后 , 半日工夫已舟行百里 。 躺卧在行船之上 , 仰望着满天白云 , 不知白云朵朵为何纹丝不动 , 原来是和我一起都在向东行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