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遥对小说《人生》没有信心,编辑建议改个结局,出版后家喻户晓

|路遥对小说《人生》没有信心,编辑建议改个结局,出版后家喻户晓
本文图片

1982年 , 路遥的中篇小说《人生》在杂志《收获》上刊载后 , 风靡一时 , 路遥也因此成为无数青年的精神偶像 , 从此真正走进大众视野 。 但是事实上 , 《人生》这部作品在早期出版过程中经历了一番波折 。
《人生》是路遥于1979年就已经投入创作的一部作品 , 小说的创作灵感来自路遥胞弟王天乐的人生经历 , 路遥想要以此作为素材创作一部小说 , 引起社会对农村青年命运的关注和思考 。
从1979年到1981年 , 路遥前后花了两年时间 , 在弟弟提供的帮助下完成了小说初稿 , 总体过程还算顺利 , 但是路遥在完稿后一直信心不足 。 经过一番考量 , 路遥将作品寄给了中国青年出版社副总编王维玲把关 。
王维玲和同事一起阅读了初稿之后 , 一致认为小说在整体上已经十分成熟 , 但是王维玲对小说的结尾却不大满意 , 总感觉结局太过肤浅 , 没有现实可能性 。 王维玲就此给路遥去了一封长信 , 希望他能到北京去对小说进行集中修改 。
路遥接到信后 , 采纳了王维玲的意见 , 我们现在读到的这个版本正是路遥经过这次大改的结果 。 《人生》在这次大改过后终于得以出版 , 但是耐人寻味的是 , 路遥特意在公开发表的《人生》“第二十三章”标题下注明了——“并非结局” 。
这个细节其实多少传达了路遥的一种遗憾心情 , 因为在修改过后 , 这成了一部没有结局的小说 , 而在原来的初稿当中 , 路遥其实给出了《人生》的“结局” 。 在对比两个结局之前 , 我们不妨看一下这部小说本身 。
|路遥对小说《人生》没有信心,编辑建议改个结局,出版后家喻户晓
本文图片

这部感动无数国人的小说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路遥小说《人生》讲述了出身农村的男青年高加林离乡进城 , 为改变命运而奋斗 , 却最终无法在城市扎根立足 , 最终重返乡村的故事 。
在路遥笔下 , 青年知识分子高加林的人生困境正是那个年代千千万万农村有志青年的写照 。 他们和高加林一样 , 出身贫寒 , 没有相应的社会背景 , 但是受过良好知识教化的他们又不甘于接受祖辈的命运安排 , 当一辈子农民 。
在小说的开篇 , 高加林在高中毕业后回到村里当上了民办教师 。 这个职业让高加林的才华得以施展 , 某种程度上也让他光耀门楣 。 但是后来他的职位却被村里大队书记高明楼的儿子莫名顶替 , 他从此成为了一名农民 。
高加林一度为此一蹶不振、郁郁寡欢 。 期间 , 暗恋他已久的农村姑娘刘巧珍像一束光一样照进了他的生活 。 刘巧珍美丽质朴 , 心地纯良 , 虽然没有什么文化 , 但却一心爱着他 , 在高加林最潦倒的日子里 , 给予了他莫大的关怀和慰藉 。
通过刘巧珍 , 高加林找到了新的生活希望 , 也接受了她的爱意 , 两个人开始偷偷交往 。 不过当一个新的工作机遇降临后 , 高加林便选择了作别巧珍 , 进入城市发展 。
在城市里 , 高加林开启了一段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的快活生活 , 并很快和学生时代的恋人黄亚萍旧情复燃 。 高加林为了留在城市 , 放弃了刘巧珍 , 最终选择了城市姑娘黄亚萍 。
然而 , 就在高加林本以为人生之舟快要转变航向时 , 现实的逆转将他杀得措手不及 。 他和黄亚萍的感情渐渐因为生活中的一些理念差距出现了裂痕 , 与此同时 , 高加林走后门进入单位的内幕遭到了检举 , 高加林惨遭撤职 。
在小说的最后 , 高加林与黄亚萍分手 , 再次回到了农村去找巧珍 , 遗憾的是 , 那个被她伤透了心的姑娘已经另嫁他人 。 但是善良的巧珍不愿看到曾经深爱的加林哥就此成为农民 。 因此她去求大队长把学校新增的民办教师名额给了高加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