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职场上,当心这几种“捧杀”

项羽|职场上,当心这几种“捧杀”

文章图片

项羽|职场上,当心这几种“捧杀”

文章图片


人在职场 , 竞争和斗争无处不在 。
一种是“棒杀” , 就是在力量允许的情况下 , 一棍子将对方置于死地 。 一种是“捧杀” , 先布好局 , 将对方捧得高高的 , 尔后再让其跌下摔死 。
明枪易躲 , 暗箭难防;应付“棒杀”易 , 对付“捧杀”难 。
因此 , 身处职场 , 千万要记得 , 时时警醒 , 不要落入以下几种“捧杀”的圈套 。

01
善意的“捧杀” , 溢美之词也能害死人 。
《晋书》中记载了一个“看杀卫玠”的故事:
晋代有个叫卫玠的美男子 , 从小就被称为“玉人” , 非常漂亮 。 一次 , 卫玠到都城南京去办事 , 消息被传开了 , 大家想一睹“玉人”的风采 , 纷纷跑去围观 , 结果堵塞了交通 。 ;
当时正值暑气正热的六月天, 原本身体就很虚弱的卫玠又惊又恐 , 很快就中暑了 , 回去之后 , 也未见好转 , 不久就病死了 。
于是 , 人们感慨 , 导致卫玠死亡的 , 就是那些被好奇心驱使的羡慕眼神和溢美之词啊 。
善意的捧杀 , 同样有着排山倒海的力量 , 被“捧”的人 , 如果不能坦然面对现实 , 不能看穿“捧”带来的严重后果 , 往往会让自己飘飘然 , 从而愈跌落“神坛” 。
就像小时候学过的一篇课文《伤仲永》 , 仲永五岁 , 无师自通 , 提笔便能书诗作文 , 且文理皆可观也 。 一时间 , 美誉、夸赞接踵而至 , 邀请仲永到家里写诗作文也成为一种时尚 。
仲永的父亲看中了这条“名利双收之路 , 于是“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 不使学 。 ”在一片赞美声中 , 仲永失去了学习累积知识的机会 , 成年之后 , 也就难逃“泯然众人”的命运 。
职场上 , 藏龙卧虎 , 能够稳稳立足且升职加薪的人 , 都各有千秋 。 对此 , 人们“天然”地会予以夸赞 , 表示钦佩 。 如果一味沉溺其中 , 沾沾自喜 , 往往就此掉以轻心 , 由此树大招风 , 引来意想不到的麻烦和祸害 。

02
恶意的捧杀 , 是充满诱惑的圈套 。
《道德经》中写道:“将欲歙之 , 必固张之;将欲弱之 , 必固强之;将欲废之 , 必固兴之 , 将欲夺之 , 必故与之 。 ”
意思就是说:要想收缩自己的对手 , 必须暂时让对手扩张开来;要想削弱自己的对手 , 必须暂时加强自己的对手;要想废除自己的对手 , 必须暂时让对手振兴起来 , 要想夺取对手的东西 , 必须按时先赠予一些东西给对手 。
这一系列的斗争策略 , 都属于“恶意的捧杀” 。
《韩非子》中讲述了一个“将欲夺之 , 必固与之”的故事:春秋时期 , 晋国十分强大 , 知伯当政期间 , 特别想消灭处在深山中的仇由国 。 但由于道路不通畅 , 军队难以进入 , 知伯就谋划了一个计策 。
他铸造了一口大钟 , 送给仇由国 。 大钟是国家重器具 , 小国没有能力建造 。 仇由国国君想要车子将大钟拉回来 , 就动员举国上下开始修路 。
但大臣们极力反对 , 他们认为:自己的国家很小 , 之所以能偏安一隅 , 原因就在于没有大路与外界交通 。 如果修了大路 , 国家就失去了“天然屏障” , 也就不会安全了 。
大臣们的理由是正确的 , 但国君一意孤行 , 硬是举全国之力 , 修建了大路 。 钟终于拉回来了 , 但知伯的军队随后也到了 , 仇由国也就被灭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