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威汉墓出土的明器中 , 陶楼院作为颇具特色的一类 , 不仅体型较大 , 而且结构复杂 , 反映了汉代高超的建筑水平 。
本文图片
武威雷台汉墓M1出土陶楼院
陶楼院 , 集居住防御为一体 , 是汉代坞壁和坞堡的真实写照 。 遇到外敌入侵时 , 豪强地主和武装力量可以在其中囤积粮食物资 , 抵御侵袭和盗匪抢劫 。 太平日子里 , 可以安居其中 。 暴乱若起 , 便堡门紧闭 , 进可攻退可守 , 堡里的物资粮食可以维持坞堡中人数月、数年 , 甚至数十年生活 。 如东汉末年董卓的郿坞:“高厚七丈 , 号曰万岁坞 , 积谷为三十年储 。 ”所以董卓自己也夸耀说:“事成 , 雄踞天下;不成 , 守此足以毕老 。 ”
坞堡最早出现在西汉末年至王莽时期 。 西汉末年 , 社会动荡不安 , 豪强地主为了自保 , 纷纷构筑坞堡营壁以避乱世 。 光武帝刘秀平定天下后 , 曾经下令摧毁坞堡 , 却始终禁而不绝 。 西北边民常年为少数民族侵扰 , 很多坞堡都保存了下来 。
本文图片
武威夏润小区汉墓出土陶楼院
秦汉时期 , 成仙思潮由权贵阶层推崇 , 并逐渐流传至市井阶级 。 特别到了汉代 , 这种思潮更是弥漫在整个社会中 , 挥之不去 。 例如汉武帝应公孙卿言“仙人好楼居”变作“飞廉馆”、“通天台” 。 “汉代人对仙界的向往实际上体现了他们对人间生活的眷恋 , 与西方人对神的奉献精神不同 , 中国人对神是为我所用 , 对神的向往只是为了蔚籍自己心灵的需要 。 在这种心理的驱使下 , 汉代社会形成了“高楼林立”的局面 。
本文图片
武威职业学院汉墓出土陶楼院
武威出土的陶楼院具有重要的瞭望防御功能 。 古代社会 , 没有先进的雷达监控技术 , 想要了解范围更大的世界 , 靠的就是设置在高处的嘹望台 。 除了专门起嘹望作用的望楼外 , 古代社会的很多楼阁建筑都有登高望远的作用 。 陶楼院的楼层一般较高 , 达3至5层 , 而且每层都用斗拱承托腰檐 。 望楼的楼层随着高度的增加 , 楼层的宽度减小 , 所以有学者认为南北朝时代盛极一时的木塔就是在望楼这种建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
本文图片
武威血站家属楼汉墓出土陶楼院
陶楼院作为一种随葬明器 , 承载着汉代豪强地主对生前锦衣玉食的的眷恋 , 也展示出对死后生活的希冀 。 在那个群雄并起的动荡时代 , 如何安居自保成为当时人们生前死后都在考虑的要事 , 同时也给我们遗留下了今天所能看到的丰富文化遗产 。
来源: 武威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汉代武威的地下高楼】END
本文为武威文体广电旅游微信公众号整合内容 。 如遇到1、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2、标来源非第一原创;3、微信内容发现错误等情况 , 请第一时间私信“武威文体广电旅游”微信公众号或致电:0935—2211772 , 我们及时审核处理 。
_原题为:《?汉代武威的地下高楼》
- 杨武能|八旬翻译家杨武能:“自满自足,就是我最大的敌人”
- |许燎源博物馆:这场毕业展里,有令人目眩神迷的未来成都
- |稻子熟了,飘香在天堂的田野上——记袁隆平院士周年祭的追思歌曲
- |“井”上添花|营职青年带你体验不一样的艺术范儿!
- 云南|(纸刊备选)缘分的天空|淡水(云南)
- 爱潜水的乌贼|超50万粉点赞!川籍作家爱潜水的乌贼《长夜余火》完结
- |考古发现千年前的古墓,两个男子“手牵手”,身份揭晓原来是他们
- |摊牌了,我就是你的小宝藏!
- |今日小满,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关于小满的诗歌!
- |文钊|《昨日的世界》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