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对中国文化的贡献是与儒家同等重要,只是在政治思想上一为表显一为裹藏之别而已 。而道家在理论能力上的深厚度与辩证性,则为中国哲学思想中所有其它传统提供了创造力的泉源 。以下正是《老子》的精髓所在 。
文章插图
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老子曰:大功告成,诸事办妥,老百姓都认为我本来就是这样自自然然的 。也就是说,完成功业的过程没有受他人强制的感觉,是人们的本性使然 。
人有趋利避害的本性;有被习惯左右行为的本性;有依靠共通的文化习俗求生存的本性;有创新,适时改变自己的习惯和习俗以适应外界环境的本性 。
顺着这些本性去完成功业,人们会觉得原本就如此 , 很顺当,不会有牵强和被强迫的感觉和不满 。完成功业也就自然而然 。这也就是人性化管理能够事半功倍的根据 。
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夫唯不争 , 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老子曰:领导者的行事原则是做而不争夺 。正因为不争夺所以普天之下的人们都无法与之争夺 。正如老子所言:“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 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商场之高手,也为而不争 。不争者之所以反而得胜,正是因为他的所作所为符合人之本性,利人而无害于人,善得人之助,故能不争而胜 。
【《老子》中最值得传承的五大哲理】知止可以不殆,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老子曰:知道适时终止可以不陷入危险的境地 。因为没有达到满盈的程度 , 所以能够在事物趋于破旧的时候浴火重生 。
老子认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事物发展壮大而达到满盈的程度,就必然逐渐走向衰老死亡 , 就是说它渐渐不再近于道了,不近于道就会早衰亡 。因此领导者不应当过分追求壮大,使事物趋于满盈而过早走向死亡 。
反而应当注意发展要控制在一定的程度上,保持不至于过早满盈的程度,因而能够从容创新,使事物在破旧死亡之前能够浴火重生,脱胎换骨而处于有足够发展空间的新状态 , 因而能够继续发展 。
知人者智 , 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
老子曰:知人的人具有睿智,自知的人算是聪明 。能胜人的称得上是有力量,能自胜的人才算得上是强大 。
因此吕氏春秋先己篇曰:“故胜人者,必先自胜 , 欲知人者,必先自知” 。自知篇曰:“存亡安危,勿求于外,务在自知,莫大于不自知 。”一个管理者如果缺乏自知之明,自胜之功力,就很难知人善任而进行有效的管理 。
毛泽东曾说过:“吾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蒋介石也将曾国藩作为自己的人生楷模,处处效法 。独树一帜的曾氏之学,是对中国传统优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智慧的凝结 。
曾国藩一生“用将则胜,自将则败” 。曾之用兵 , 靠“敬”与“诚”两字,广得人才 。一旦委以全权,用将得当,屡建大功;胜则自傲 , 自将而一试身手,屡战屡败,至于数次自杀未遂 。
正是这些磨难和经验教训使他逐渐明了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的哲理,达到“依天照海花无数,高山流水心自知”的人生境界 , 能够自胜而拥有强大的人格力量 。
无为而无不为 。
老子曰:不违反规律妄为,就没有什么事是不能做好的 。老子还说:“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
- 老子和太上老君的关系
- 老子的各种争议
- 老子的学派关系
- 老子的100句名言
- 《道德经》第一章赏析
- 吴京武汉捐款多少钱
- 一出好戏结局是什么意思 一出好戏电影结局
- 《道德经》第二章赏析
- 是《三国演义》把诸葛亮送上神坛的么?小说出来前就已经有人跪拜诸葛亮了
- 照片《火从天降》获普利策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