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中的“六棵树”——古来名木生琼州

绿意琼岛 , 万物竞生 。 从传统的椰子、橡胶、槟榔“三棵树” , 到增加花梨、沉香、油茶后的“六棵树” , 海南人民用勤劳的双手种出一片片“青绿” , 大自然也不吝赠予丰厚的回报 。
“六棵树”与海南结缘已久 。 近者如橡胶树 , 自被有识之士从南洋引种至琼已百余年;远者如椰子树、槟榔树 , 在这片土地有文字记载以来便出现在海南先民的日常生活中;还有花梨树、沉香树 , 不知在深山雨林中顽强存活了多少个世纪 。
翻开纸张泛黄的古籍 , 我们常能看见历史长河中“六棵树”的身影:椰子树、槟榔树长在房前屋后 , 伴着老百姓安享四时;橡胶树的舶来史是一部浓缩的百年华侨爱国史;花梨、沉香制品作为名贵之物 , 被送至达官贵人手中;油茶树结出圆圆的果实 , 为百姓带来美味的香油 。
|古籍中的“六棵树”——古来名木生琼州
本文图片

槟榔林 。海南日报采访人员 张杰 摄
槟榔 沉香 | 南药为礼负盛名
槟榔是有名的南药 , 在古代 , 它的用途十分广泛 , 可嚼食、可入药、可为嫁娶之礼 。 就嚼食槟榔而言 , 早在东汉 , 杨孚撰写《异物志》一书就有提及:“槟榔若笋竹生竿……以扶留、古贲灰并食 , 下气及宿食白虫消谷 , 饮啖设为口实 。 ”杨孚是当时南海郡番禺县(今广东省广州市一带)人 , 可见早在两千年前 , 岭南一带已有嚼食槟榔的习俗 , 并且古人已认识到槟榔有消食的功效 。
而后的两千年间 , 嚼食槟榔的习俗随着贸易的发展一路北上 , 不仅老百姓嚼 , 达官贵人也嚼 。 《红楼梦》第六十四回就描写了贾琏借口要吃尤二姐的槟榔调戏她的场景 。 贾琏见尤二姐“手里拿着一条拴着荷包的绢子摆弄” , 便往腰里摸了摸 , 说道:“槟榔荷包也忘记带了来 , 妹妹有槟榔 , 赏我一口吃 。 ”尤二姐道:“槟榔倒有 , 就只是我的槟榔从来不给人吃 。 ”
|古籍中的“六棵树”——古来名木生琼州
本文图片

一位农民手捧槟榔果 。海南日报采访人员 张杰 摄
或许是因为“槟榔”的字音寓意喜庆 , 古人在议定嫁娶之事等场合将槟榔作为见面礼招待来客 。 晋代稽含所撰的《南方草木状》云:“(槟榔)出林邑(今越南中南部) , 彼人以为贵 , 婚族客必先进 , 若邂逅不设用 , 相嫌恨 。 ”客人未享用到主人提供的槟榔 , 竟心生怨恨 , 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作为礼品的槟榔在古人心中的地位 。
清代白话通俗小说《岭南逸史》中有一个桥段:“此是姑娘了 , 好一个人才!面庞儿与我相公一般 , 不知曾吃人家槟榔否?若不曾吃时 , 与我相公匹配起来 , 佳人才子 , 岂不是天上有地下无的一对好夫妻么!”这里的“吃人家槟榔”便是指定亲事 。
古时海南也有这种习俗 , 正德《琼台志》风俗篇提到:“亲宾往来 , 非槟榔不为礼 。 至婚礼媒妁通问之初 , 絜其槟榔 , 富者盛以银盒 , 至女家 , 非许亲不开盒 。 但于盒中手占一枚 , 即为定礼 。 凡女子受聘者 , 谓之吃某氏槟榔 。 ”如今 , 在我省万宁、陵水等一些地方 , 仍然保留着将槟榔作为婚庆之礼的习俗 。
除槟榔外 , 海南药用植物中久负盛名者还有沉香 , “海南沉香 , 一片万钱 , 冠绝天下 。 ”在《本草纲目》中 , 李时珍这样盛赞海南沉香 。
其实早在宋代 , 海南沉香便享誉中原 , 北宋宰相丁谓被贬海南期间撰述了《天香传》 , 成为为海南沉香立传的第一人 。 他写道:“素闻海南出香至多 , 始命市之于闾里间 , 十无一有假……曰:‘琼管之地 , 黎母山酋之 , 四部境域 , 皆枕山麓 , 香多出此山 , 甲于天下’ 。 ”这篇《天香传》 , 使海南沉香名气更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