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为良相便为良医是什么意思?范仲淹为何这样说?

范仲淹是北宋名臣,他曾说过一句话“不为良相,便为良医”,这句话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原意为:如果不能做一位治理好国家的宰相,那去当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也罢 。《伤寒杂病论》中有记载,“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 。这便是“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典故 。范仲淹的思想和为人影响了无数后人,每当我们陷入挫折之中,不妨想想范仲淹是如何面对困境的 。

不为良相便为良医是什么意思?范仲淹为何这样说?

文章插图
著名文学家梁启超曾说:“五千年中立德立功立言者只有两人,范仲淹和曾国藩 。”
因为,年代久远,我们更熟悉曾国藩,但实际,在过往,范仲淹更是中国读书人的精神偶像 。
范仲淹一生为官清廉 , 又政绩卓著 , 文学成就突出且畅晓军事 , 可谓中国历史上的一位完人 。
但正如苏东坡《晁错论》中所言:“古之立大事者 , 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 。在范仲淹辉煌的背后,不仅在于其聪明的资质与卓越的才华,更值得现代人学习的是其在于面对逆境、失意时的勤奋、愈挫愈勇与坚守初心 。
当我们现代人面对逆境时 , 可以多读一读范仲淹的生平 。
出身不代表未来,勤奋足以改变
相比于宋代苏轼、曾巩等出生书香门第,有着优渥家境和幸福的成长经历,范仲淹却比他们不幸的多 。
范仲淹两岁时父亲就去世了,母亲迫于生计,带着他改嫁长山朱氏,因为“拖油瓶”身份 , 经常被朱氏子弟讥讽 。
从小得不到完整的关爱 , 又有着寄人篱下的不安 。范仲淹从小内心充满着自卑与屈辱 , 但幸运的事,他在不幸中并没有屈服,反而激发出坚强、独立的强大决心 。
在很小的时候,范仲淹便决心自立门户 。而他认为,唯一改变现状的方式就是科举致仕 。
12岁那年,范仲淹毅然辞别母亲,选择安静的醴泉寺开始读书 。为了将更多时间用在学习上,范仲淹每天三更眠五更起,头悬梁锥刺股 。在读书疲倦犯困时,就用冷水洗脸,时时刻刻提醒着自己要努力进取 。
不为良相便为良医是什么意思?范仲淹为何这样说?

文章插图
为了节省开支 , 范仲淹每天煮两升小米粥 , 待粥凝结后,划分成4块,早晚各2块,仅拌点腌菜充饥 。
就这样,经过几年勤奋苦读,范仲淹在学术上有了显著的进步 。为学业更进一步 , 他又来到当时著名的应天学院 。
进入应天学院的范仲淹 , 读书更加努力 , 不分白天黑夜,据史书记载:“五年未尝解衣就枕 。”即便有一次真宗皇帝路过时,其他学子都在争先围观,唯独他不为所动,安心学习 。
苦心人,天不负,经过废寝忘食般魔鬼学习,范仲淹终于在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登蔡齐榜,中乙科第九十七名,由“寒儒”成为进士 , 正式步入仕途 。而且,鉴于已有朝廷俸禄,范仲淹把母亲接来奉养 。
即便上天发了一手烂牌,但范仲淹通过自己的勤奋,成功完成了逆袭 。生活中,我们往往会遭遇先天条件所造成的各种客观不利,但关键就在于你如何看待,是选择勤奋努力 , 知难而进,还是自暴自弃,随波逐流 。
相信,有付出就有回报,星光不负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 。面对逆境勤奋努力,终将赢来海阔天空的那一刻 。
三次被贬,愈挫愈勇,造就一代名相
中了进士的范仲淹,虽然成为人人羡慕的公务员,但因为仗义执言的风格,在仕途上却并不顺畅,且三次遭到贬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