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贵为一国之君 , 一举一动都会受到极大的重视,而同样受到关注的,还有皇后 。虽然一般来说,后宫是不被允许干政的,但是却也能在政事以外的地方给人们留下谈资 。今天要来说一说的 , 就是历史上一直受人尊敬的李世民的长孙皇后 。长孙皇后除了贤惠之外,还有什么地方能够让人对她肃然起敬吗?
![长孙皇后为何能够得到唐太宗与世人的尊重?](http://img.ningxialong.com/230525/1HS54050-0.jpg)
文章插图
唐朝长孙皇后不仅仅是一位贤妻良母,还是丈夫的得力干将,为丈夫披荆斩棘,堪称后宫第一人,下面我们来看看唐朝长孙皇后 。
1、若论“韬光养晦”,她属历史第一人 。
唐朝长孙皇后出身名门 , 她的父亲长孙晟是隋朝的右骁将军,文韬武略,英勇善战 。她的母亲也出身名门,是扬州刺史高敬德的女儿,酷爱读书 , 知书达理 。长孙皇后从小富养,接受良好的教育 。她与李世民的结合,堪称郎才女貌,天赐良缘 。
然而,长孙皇后刚刚嫁到李家的时候,面临着极其复杂严峻的局面 , 对这个“富二代”大小姐来说 , 是一个极大的考验 。当时 , 李世民的母亲窦太后已经去世 , 整个后宫缺少一个掌握大权的“王熙凤” , 老公公李渊身边的妃子们争宠结派,一时乱得一塌糊涂 。
长孙皇后到来之后,可以说是夹缝之中,如果处理不好,不仅影响自己的声誉,而且影响整个家庭的和谐 。
更重要的是,丈夫李世民处于政治斗争的中心,由于李世民协助公公李渊建立大唐王朝功高盖世,导致大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对他多有嫉妒,将其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同时,丈夫雄才大略,也怀揣治国安邦的远大抱负,以致双方在“看不见的战线”上处于你死我活的斗争状态 。
![长孙皇后为何能够得到唐太宗与世人的尊重?](http://img.ningxialong.com/230525/1HS5Ca-1.jpg)
文章插图
面对这一严峻的形势,长孙皇后不急不躁 , 冷静观察,沉着应对 。她审时度势 , 制定了自己的路线方针 , 低调做人,认真做事,善心待人 。一方面 , 他尽心尽力地侍奉老公公李渊 , 给他留下非常好的印象 , 使他在丧妻之后,依然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 从而取得他对丈夫李世民的支持 。在与嫂子和弟媳相处时 , 她宽以待人 , 主动承担家务,凡事以克制忍让为先,对她们是非尊重,既让她们感到她处事得体,又让她们找不出任何毛病和借口 。
另一方面,长孙皇后在家里忍辱负重,一心照顾好丈夫的生活,暗暗帮助丈夫积蓄夺取政治斗争胜利的力量,让哥哥长孙无忌对丈夫的事业全力支持,当丈夫李世民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发火或急躁的时候 , 她劝勉其一定要长远考虑,学会忍耐,而当大哥和弟弟对丈夫施以毒手,试图谋杀他的时候,她又一反平时的低调,异常坚决地支持丈夫发动玄武门之变,从而取得了那场政治斗争的胜利 。
当时机暂时不成熟的时候,在上的智者总是推崇韬光养晦 。要论对这一战略的谙熟,长孙皇后大概是史上第一人吧!
2、若论“以史为镜” , 丈夫李世民远不如她 。
长孙无忌是长孙皇后的哥哥,才能卓著,曾在玄武门事变中立下大功,丈夫当上皇帝后,想提拔他为宰相,回家征求长孙皇后的意见 。论说,哥哥升官,作为妹妹的理应高兴,并极力成全,但是作为知识女性的长孙皇后却感到了担忧 。他对皇上说:“我一个妇道人家,平时从不过问朝政,既然你就这个问题征求我的意见,而且牵涉我的哥哥,我只能实话实说 。”
- 长孙无忌位列凌烟阁第一,为何下场却如此凄惨?
- 拥有三个皇后女儿的独孤信,最终为什么如此悲惨?
- 历史上汉宣帝与皇后许平君之间有何故事?
- 长孙无忌是怎么死的?背后有何缘由?
- 历史上长孙皇后被称为贤后是因为什么?
- 长孙皇后对李世民起到哪些辅佐作用?她的辅佐作用是全面的
- 明仁宗皇后张氏是个什么样的人?一生有何作为
- 有哪些与神闵敬皇后相关的趣闻轶事?后世对她的评价如何?
- 刘皇后:后唐末代皇帝李从珂的皇后,性情泼辣
- 汉武帝是否后悔杀了皇后卫子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