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书亚·雷诺兹|雷诺兹VS庚斯博罗|英国艺术史:肖像画的兴盛与荣耀(1)( 三 )


得益于意大利古典艺术的滋养 , 1752年回到英国的雷诺兹旋即成为伦敦最有声望的画家 。 他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同步构筑着自己的艺术理想 , 形成并确立了肖像画的“宏大风格”——这种"宏伟与崇高"的思想成为对单纯模仿、写实的超越 , 成为实现他所追求的"理想美"的基石 。
约书亚·雷诺兹|雷诺兹VS庚斯博罗|英国艺术史:肖像画的兴盛与荣耀(1)
本文图片

▲ 《儿童肖像画》 , 1776年
约书亚·雷诺兹|雷诺兹VS庚斯博罗|英国艺术史:肖像画的兴盛与荣耀(1)
本文图片

▲ 《纯真年代》 , 约1788年
雷诺兹的儿童肖像画也相当出色 , 他注重强调儿童的天真无邪和自然优雅 , 《纯真年代》是其最著名的儿童肖像画
约书亚·雷诺兹|雷诺兹VS庚斯博罗|英国艺术史:肖像画的兴盛与荣耀(1)
本文图片

▲ 凡戴克《仁慈》 , 1628年
约书亚·雷诺兹|雷诺兹VS庚斯博罗|英国艺术史:肖像画的兴盛与荣耀(1)
本文图片

▲ 委拉斯开兹《镜前的维纳斯》 , 1647-51年
约书亚·雷诺兹|雷诺兹VS庚斯博罗|英国艺术史:肖像画的兴盛与荣耀(1)
本文图片

▲雷诺兹《科克班夫人与她的三个儿子》 , 1775年
画面的主体人物科克班夫人姿态优雅地注视着她的左侧 , 三个孩子环绕着她 , 典型的"宏大风格"亲子肖像画 。 雷诺兹悉心研究、参考了两幅古典名作 : 左侧孩童的姿态借鉴了委拉斯开兹《镜前的维纳斯》中丘比特的形象 ; 整体构图则受到安东尼·凡·戴克《仁慈》的启发 。
大面积的酒红色帏幔作为画面的背景 , 右侧的鹦鹉平衡着帏幔与远景天空的蔚蓝色 ; 帏幔忽隐忽现的流苏金边与科克班夫人披肩的金色相呼应 。 整个画面无论是形体、姿态或色调 , 都达到了雷诺兹所追求的古典主义的典雅与宏大 。
雷诺兹推崇典雅、理性的古典艺术 , 在他的画笔下 , 英国传统的贵族气派、新兴资产阶级的绅士风度与意大利古典主义风格融为一体 。 雷诺兹认为绘画的意义 , 就在于"赋予他所画的肖像某种具有代表性与普遍性的东西 , 因为这是伟大创造力的标志” 。
凭借着"宏伟风格"的肖像画和主题画——这些糅合了创作者见识、想象力、记忆和情感的艺术作品 , 雷诺兹的新古典主义画风引领着18世纪后期的英国画坛 , 整整流行了近一个世纪 。 可以说 , 作为一名艺术学院的领导者 , 一名口才雄辩的艺术家和理论家 , 雷诺兹有力地推动了英国本土艺术的发展 , 同时也极大提升了艺术家的社会地位 。
在英国民族艺术的荣光里 , 闪烁着大英帝国的道德优越和贵族阶层的荣耀 。
约书亚·雷诺兹|雷诺兹VS庚斯博罗|英国艺术史:肖像画的兴盛与荣耀(1)
本文图片

▲《阿克兰上校和悉尼勋爵 , 弓箭手》 , 1769年
约书亚·雷诺兹|雷诺兹VS庚斯博罗|英国艺术史:肖像画的兴盛与荣耀(1)
本文图片

▲ 《马尔伯勒公爵家族》 , 1778年
约书亚·雷诺兹|雷诺兹VS庚斯博罗|英国艺术史:肖像画的兴盛与荣耀(1)
本文图片

▲ 《莎拉·坎贝尔肖像画》 , 1777年
约书亚·雷诺兹|雷诺兹VS庚斯博罗|英国艺术史:肖像画的兴盛与荣耀(1)
本文图片

▲ 《卡洛琳·霍华德女勋爵肖像》 , 1778年
约书亚·雷诺兹|雷诺兹VS庚斯博罗|英国艺术史:肖像画的兴盛与荣耀(1)
本文图片

▲ 《瓦德格拉夫女士们肖像》 , 178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