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洪商》:流淌在“洪油”里的义与利

红网时刻怀化5月25日讯(通讯员 滕柳芳子)“桐油花儿香 , 江水亦悠长……”粗犷雄浑的声线牵引着人们的思绪回到了民国年间的洪江码头 , 放眼望去 , 沅江烟波浩渺 , 峰峦绿影婆娑 , 码头船舶云集 , 万屋鳞次,各路行人往来不绝 , 一代洪商的传奇就此拉开帷幕 。
|《一代洪商》:流淌在“洪油”里的义与利
本文图片

“洪油”是一种制作工艺顶级的桐油 , 作为一种必需的防腐用品 , 是极其重要的战略物资 , 在中国出口贸易中一直占据较大比例 。 电视剧《一代洪商》便是以油为轴 , 通过卖油、赌油、斗油、炼油等故事情节 , 展现了在那个军阀混战 , 外敌入侵 , 民不聊生 , 工商业于夹缝中求生存的历史背景下 , 洪江商人“以义致利 , 经纬天下”的经商理念和毁家纾难、济世报国的壮美画卷 。
剧中 , 刘云湘和杨同昌作为老一辈桐油作坊的领军人物 , 一个手艺精湛、对生意游刃有余 , 始终遵循着“仁义礼智信”的理念;一个和善、爱财、隐忍 , 虽深谙趋利避害之道 , 但在大是大非面前 , 却能坚守底线 , 勇于斗争 。 先是“真假洪油”事件引发风波 , 后又遭人陷害濒临破产 , 但在一场又一场险象环生的商战中 , 以刘云湘为代表的洪商受尽苦难却不失道义 , 始终保持着行商万里、兼济天下的傲然风骨 , 充分诠释了洪商“宁亏银子 , 不亏良心”的理念 。 诚如台词所言:“行商者 , 无欺无诈 , 才能行商四海 , 货通八方 。 闻过而终礼 , 知耻而后勇 , 奋发图强 , 才是我洪江商人的底气和胸怀 。 ”
|《一代洪商》:流淌在“洪油”里的义与利
本文图片

《一代洪商》是艺术的 , 也是真实的 。 事实上 , 彼时洪商立足于偏僻之地 , 能够在强手如林的商业竞争中异军突起 , 比肩全国十大商帮 , 开创财富神话 , 靠的正是“天下的钱 , 天下人赚”的义利观 。 所谓“商道如织 , 有心则成” , “八大油号”老板以及他们的后代在总结自己行商经验时 , 感触最深的心得就是:“财自道生、利源义取”“不管做什么生意 , 不以利薄而弃之 , 不因利厚而趋之”“宁亏银子、不亏良心”“绝不做坑蒙拐骗的奸商” 。
洪油业与其他行业不同 , 为跨年度生产经营 , 从上年七月一日起至次年六月底为一届生意 。 每届生意伊始 , 需先了解桐籽、桐油产地年景的丰歉 , 再制定生产计划 , 后投入大量流动资金采购原料 。 自有流动资金有时就会出现周转失灵 , 此时开源节流的办法无非三个 , 一是靠牌子老 , 信誉好 , 预售期约汇兑;二是向钱庄贷款 , 钱庄又视来贷款者灵活议息 , 信用越好 , 息率越低;三是靠“名牌”哗众问世 , 先收货款后交货 , 三种办法都与信义紧密相连 。 每逢流动资金运转吃紧 , 油商们总能凭着质量上乘、名牌香俏 , 从上述办法中相机取优 , 迎刃而解 。 在经营之余 , 油商们还热心公益 , 心怀家国 , 在会馆的主持下 , 他们赈灾、造桥、修路、办学 , 洪商笃信:重义轻利 , 非义之财不取者 , 必会商机无限 , 财源广进 。
|《一代洪商》:流淌在“洪油”里的义与利
本文图片

秉承着“以义致利”理念的一代洪商 , 最终致的不是个人之利、商业之利 , 而是国家之利 , 杨同昌在狱中说过这么一段话:“清代底油不再属于杨家私产 , 也不属于刘云湘的 , 它已经变成了一个老一辈洪商济世报国、文化传承的一个代表 , 一个历史物证 。 它是天下五府十八帮油业行的主心骨 , 不管许安邦怎么折腾 , 不管日本人是不是占得了湖南 , 就算他们占了全中国 , 只要那桶底油在 , 我们洪油这行 , 跟洪江城的人 , 就永远不会跪下 。 ”那桶贯穿全剧的清代底油是否真的存在 , 我们不得而知 , 但流淌在洪油中的义利观 , 却在风云变幻的历史烟尘中历久弥新 , 被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后人永久铭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