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问丨赵丰为何说丝绸之路是世界一个最大文化公约数

(东西问)赵丰:为何说丝绸之路是“世界一个最大文化公约数”?
中新社杭州6月1日电 题:为何说丝绸之路是“世界一个最大文化公约数”?
——专访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赵丰
作者 严格 谢盼盼 童笑雨

东西问丨赵丰为何说丝绸之路是世界一个最大文化公约数

文章插图
2013年,中国发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大倡议 。近十年来 , 以丝绸之路命名的“一带一路”从理念到实践,已成为当今世界范围最广、规模最大的国际合作平台 。回溯本源,“一带一路”缘何以丝绸之路命名?丝绸之路的由来是什么?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国际丝路之绸研究联盟(IASSRT)主席赵丰日前在接受中新社“东西问”独家专访时表示,丝绸之路是连结亚欧大陆的东西方文明交汇之路,是“世界一个最大文化公约数” 。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采访人员:丝绸之路的由来是什么?丝绸在历史上有哪些特殊的地位?
赵丰:“丝绸之路”这一名称,是100多年前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发明”的 。1868年他第一次到中国进行地质系统考察 。回国后 , 他先后写出并发表五卷带有附图的《中国——亲身旅行的成果和以之为根据的研究》,在这一著作中首次提出丝绸之路 。
1936年,李希霍芬的得意门生 , 探险家斯文·赫定出版书籍——《丝绸之路》 。随着斯文·赫定声名鹊起以及这本书在欧洲畅销,丝绸之路之名迅速传播开来 。
我们一直在思考,如果没有丝绸 , 而是香料、陶瓷之类的物品,东西方交流会不会存在?答案是肯定的,但却不会像丝绸一样,发挥如此重要的作用 。
为什么?因为丝绸是中国独一无二的产品 。大量考古发现证明 , 在距今约5000年前,中国人就已开始养蚕并用蚕丝纺织了 。在公元前四世纪 , 欧洲人还不知丝绸为何物,直到公元二世纪中叶,欧洲人才知道蚕丝的来历 。
到罗马帝国时期 , 皇室、官员都穿丝绸 。为什么丝绸受西方国家追捧?这是因为当地只有羊毛制品,丝绸不仅精致 , 色彩也很鲜艳 , 属于奢侈品 。可以说,丝绸之路开辟了一条商贸之路 , 也开启了古代东西方交流的新时代 。
后来,丝绸的属性逐渐变化 。
在丝绸之路上,丝绸可用于交易,如买骆驼、车等,唐代绢马互市兴盛,以良马换丝绸是官方丝绸贸易的主要内容 。
丝绸也是战争期间重要的军费支出 。唐代安史之乱安禄山进攻洛阳时 , 名将封常清就打开洛阳国库,将里面的锦帛作为军费,散发给六万市井之徒,仓促组织军力防御叛军 。
丝绸在那时也可用于借贷 。如吐鲁番出土的一个唐代官司文件,记录了汉商李绍谨曾向胡商曹禄山借275匹“练”的经过 。“练”是最高级的丝绸 。李绍谨借丝绸,不是为了拿去卖钱,而是当作本金去买其它的东西 , 再在当地卖掉,赚差价 。最后他要还的不是钱,而是“练” 。而且李绍谨借的是“高利贷”,利息10%左右 。
东西问丨赵丰为何说丝绸之路是世界一个最大文化公约数

文章插图
中国丝绸博物馆藏初唐时期狮子纹刺绣 。中国丝绸博物馆 供图
中新社采访人员:丝绸之路见证和推动了东西方的文化交流 。通过丝绸之路,中国如何影响了西方?
赵丰:丝绸之路从来不是“贩卖丝绸的路”这一明面上的意思 。可以说,它通过沿途的商人、牧民、贵族,将亚洲、东非和南欧的许多不同文明连接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