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弘有哪些功绩?他为何能以丞相封侯?

公孙弘(前200年—前121年) , 名弘 , 字季,一字次卿(《西京杂记》记载),齐地菑川人,为西汉名臣 。历史资料小编知道读者都对此很感兴趣,接下来就和各位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
元光五年(前130年)八月,汉武帝再次下诏各郡国举贤良,菑川国再一次推荐公孙弘赴京 。能够进京接受皇帝召见,这绝对是天大的机会 。元光元年(前134),广川人董仲舒就是在与武帝的策问中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而名扬天下 。但公孙弘对送上门的机会却予以婉拒,建元元年(前140)公孙弘就曾被郡国举荐入京,却因出使匈奴的结果让汉武帝很不满意,又辞官回乡 。但郡国官员一时又找不到合适的人才,七十岁的公孙弘只好应命 。
公孙弘年少时因通《诗》、《书》而闻名郡国 。汉文帝前元元年(公元前179年),二十一岁的公孙弘与同龄的贾谊一道被征为博士,这年董仲舒才刚刚出生 。文帝刚继位时,陈平、周勃等一批功臣勋贵把持朝政,贾谊,公孙弘这样的年轻儒生倍受排挤,贾谊被放逐到长沙国任相 , 公孙弘也因犯错去职回家 。穷困的时候,公孙弘被迫当郡国猪倌到海边放猪 。四十岁的时候开始学《春秋公羊传》,也学有所成,名扬郡国 。

公孙弘有哪些功绩?他为何能以丞相封侯?

文章插图
第三次被征召入朝后,武帝向众贤良发下制书策问天人之道 。太常阅卷后认为公孙弘的对策老生常谈,并无多少新意,将其列为下等 。不料疏文呈上后,武帝一眼就看中了公孙弘的文章,将其提升为第一,并诏公孙弘入见,拜为博士 。
作为一个儒学经师,公孙弘对于《春秋公羊传》的研习不及更具学者气息的董仲舒 。但历尽岁月打磨的公孙弘处事更为圆滑,其思想也更贴近实际 。对策中提出的四条治国要点除了儒家宣扬的仁、义、礼,还有法家的权术 。汉武帝其人外儒内法,虽然接受了董仲舒独尊儒术的建议,但只是借儒家的大一统思想维护皇权,并没有把儒家经学真正用于治国理政中 。在内心深处,汉武帝认可的还是法家,这符合武帝一贯的霸道风格 。董仲舒书生气太重,偏理想化,不会灵活变通,所以武帝对他敬而不用 。
公孙弘有哪些功绩?他为何能以丞相封侯?

文章插图
公孙弘就不一样了,善于融合变通 。比如主张法不远义,和不远礼,即法令要考虑到道德人情而不远离道义,百姓就会服从法令,不背离道义;和谐要坚守基本的人际原则而不远离礼节,百姓就会彼此亲近而不发生矛盾 。这种儒法合流的治国理念比纯粹的儒学治国更实用,也很对汉武帝的脾气,因而公孙弘得以被武帝重用 。元朔五年(前124年),公孙弘被武帝封侯拜相,走上了人生巅峰 。
汉朝建立以来 , 丞相均为功臣勋贵 , 唯独公孙弘出身布衣,没有
侯爵 。于是武帝下诏封平津乡650户给丞相公孙弘为平津侯 。公孙弘由此成为汉朝以丞相封侯第一人,此后以丞相封侯的惯例亦始于此 。
武帝任用公孙弘一方面用他推行儒家治国,另一方面则是看重了公孙弘出身草根,无政治根基背景 。布衣丞相公孙弘也深知武帝用意,从不与武帝发生正面争执 , 武帝一旦与其意见不合 , 公孙弘立马认错请罪,然后再从长计议 。武帝问政时,公孙弘都是把各种建议都提出来,让武帝自己选择 。
不过公孙弘也并非对武帝毫无原则的顺从,作为一个儒者,他守住了自己的底线 。汉武帝曾想把建设北方朔方郡,朝鲜沧海郡与经营西南夷一起实行,公孙弘认为这样人民负担太重 , 就上奏不修朔方郡 , 武帝不准其奏 。但公孙弘并没有放弃,而是后退一步向武帝请罪,给武帝一个台阶下 。然后迂回周旋使汉武帝停止了修沧海郡与经营西南夷,减轻了人民负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