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始人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 , 春秋时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 。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 , 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
文章插图
《史记·孔子世家》载:"自天子王侯 , 中国言六艺者折中於夫子 。可谓至圣矣!"
发展儒家在先秦时 , 和墨家并称显学 。在秦始皇时受到重创 , 即所谓的"焚书坑儒" 。至汉代,汉王朝以继承三代中原文化正统为其文化建设的基本路线,而这三代中原文化正是儒家六经,孔子以继承华夏民族文化著称,因而儒学本身便是华夏民族的文化精华 。由于宗经而尊儒,这也是儒家交上好运的原因之一 。孔子作古,"儒分为八"(《韩非子》),其中主要有两派,一是孟子出子思一系传道 , 二是荀子出子夏一系传经,这便是先秦儒学……
没落历程儒家思想以传统封建社会为物质承担者,而传统封建社会以儒家思想为精神承担者,传统社会的瓦解,致使孔子圣人权威丧失 。当中国被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轰开国门时 , 近代便开始了大规模的反孔运动,经历了太平天国的农民起义、资产阶级革派的辛亥革命以及达到高潮的“五四”新文化运动 。
文章插图
【儒家的创始人及代表人物】一百年前,时人发愤于国之积弱,诟龟呼天 。一批深受西学影响又急欲救亡图强的进步青年 , 以胡适、陈独秀为主将,发起了一场中国近代以来“反孔非儒”的高潮"——五四运动" 。他们抱着"打倒孔家店"的决绝姿态,否定了作为中华两千多年文化主流的儒学 。
众所周知,在"五四运动"发起后至今,其间又遭"文化大革命"最后一劫,这场充满强烈政治目的色彩的"儒法斗争"、"批林批孔"的"文革"运动,使儒学历经空前的厄运 。亿万人民高喊"打倒孔老二"的噪音充斥在中国的大地上,就这样使孔孟儒学乃至孔孟本人蒙上了不白之冤 。至此,历五四,经文革后的儒家所有学说,似乎全是恶名昭著,不屑一提 。甚至于一些人一听说是"儒学"、"孔孟之道",就怒斥为"腐儒"、"孔老二" , 神经紧张地像似拉上弓弦的箭矢,不分青红皂白大加诋毁 。
典籍儒家经典主要有儒学十三经 。儒家本有六经,《诗经》、《尚书》、《仪礼》、《乐经》、《周易》、《春秋》 。秦始皇"焚书坑儒",据说经秦火一炬 , 《乐经》从此失传;
东汉在此基础上加上《论语》、《孝经》,共七经;
唐时加上《周礼》、《礼记》、《春秋公羊传》,《春秋榖梁传》、《尔雅》,共十二经;
宋时加《孟子》,后有宋刻《十三经注疏》传世 。
《十三经》是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就传统观念而言 , 《易》、《诗》、《书》、《礼》、《春秋》谓之"经",《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属于《春秋经》之"传" , 《礼记》、《孝经》、《论语》、《孟子》均为"记",《尔雅》则是汉代经师的训诂之作 。后来的《四书》指是指《大学》(《礼记》中一篇)、《中庸》(《礼记》中一篇)、《论语》、《孟子》 , 五经则指:《周易》、《尚书》、《诗经》、《礼记》、《左传》 。
代表人物孔子、孟子(稳坐儒家第二把交椅)、荀子、董仲舒、程颐、朱熹(继孔子后最博学的大儒)、陆九渊、王守仁 。
- 儒家的起源与发展
- 孔子:儒家先师
- 战国八派
- 儒家的文学著作
- 孟子游说齐宋
- 孟子的仁政学说
- 孟子提出的认识论
- 6岁孩子的敏感期表现 六岁小孩该怎么教育
- 班里有几个调皮捣蛋的学生怎么办 不能放弃孩子的教育
- 卫生达到什么标准 水杯的颜色有什么讲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