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武威出土铜奔马及墓主人再研究

【内容提要】根据现代科学仪器检测分析 , 铜奔马腿内铸有铁芯骨 , 铜腿铁骨大大加强了马腿的强度和支撑力 , 这是铜奔马铸造工艺的新发现 。 铜奔马造型独特 , 与其他随葬车马风格完全不同 , 或许是墓主人生前特制的一件供奉品 , 死后一起随葬 。 铜车马仪仗队中的甲型马与乙型马铸造工艺不同 , 是不同作坊、不同工匠、不同时间制作的两批随葬品 , 因此认为甲型马是墓主人亲属的送葬賵品 , 而刻有铭文的乙型马则是墓主人夫人死后二次合葬时亲属的送葬賵品 。 通过时代、地域、身份排查 , 武威雷台汉墓墓主人应该是东汉末年武威郡的“宣威侯”张绣 。
【关键词】铜奔马;甲乙型马;雷台墓;墓主人;张绣
铜奔马 1969 年出土于武威雷台墓 , 50 多年来 , 许多学者就铜奔马的发现、年代、造型、命名及雷台墓墓主人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 发表了大量研究文章 。 但迄今为止 , 对铜奔马铸造工艺及雷台墓墓主人还存在较大争议 。 发掘报告中曾提到其铸造工艺是范铸法 [1] , 但后来有学者认为是用失蜡工艺铸造而成 [2] 。 学者认为铜车马仪仗队中马身铭文中的“守左骑千人张掖长张君”即为墓主人 , 因而在东汉末年至魏晋时期在河西地区曾担任过“左骑千人”和“张掖长”的官吏中查找墓主人 。 2019 年 , 为进一步研究铜奔马及铜车马仪仗队中甲型马和乙型马的铸造工艺 , 甘肃省博物馆在兰州兰石重装金属无损检测试验中心和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文物保护修复中心 , 利用现代科学仪器对铜奔马和甲型马、乙型马分别进行了金属探伤扫描和金属成分检测 [3] , 通过分析研究 , 对铜奔马、甲型马和乙型马及墓主人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和推论 。
一、检测分析
铜奔马 X 射线扫描图和金属成分检测结果分析显示 , 铜奔马是采用陶范分段铸造法铸接而成 , 先分铸马头、身躯、腿足 , 再将各部铸接成一体 , 雄胜头饰和马尾另铸后 , 插入身上相应的预留孔内 , 马头颈为实心 , 空腹 , 腹下有一椭圆形孔 。 马身范铸垫片痕迹不清 , 马臀上有两块边长约 1厘米的铁质垫片 , 马腿内铸有铁芯骨 , 为铁骨铜腿 , 这是铜奔马铸造工艺的新发现 。 当时铸造铜马时 , 工匠有意识在铜马右后腿内夹入“ ”形铁芯骨 , 以增强马腿强度和支撑力 。 铁器大约是春秋中期发明的 , 具有比青铜器更加坚硬的质地 , 熔点更高 , 青铜为 1084.62 摄氏度 , 而铁熔点为 1539 摄氏度 。 铜奔马制作者在设计之初 , 便考虑到仅仅依靠一条青铜质地马腿 , 其强度不足以长期支撑一足踏在飞鸟之上、重量达 7 公斤多的奔马 。 于是巧妙利用青铜和铁两种熔点不同的金属 , 在铜奔马右后支撑腿内 , 特别设计制作了“ ”形铁构件作为加强筋 , 并且在马身与马腿根铸接处、踝关节、蹄足腕等受力点专门做了榫卯状特殊处理 , 制成坚固的铁骨铜腿 , 使铜奔马得到了最佳强度和支撑效果 , 令这匹铜奔马一足掠踏飞鸟之上历经2000 年而伫立不倒(照 1、2) 。 与铜奔马一起出土的铜车马仪仗队有 38 匹马 , 根据造型分为甲型马 30 匹 , 乙型马 8 匹 , 也各取一件样品做了 X 射线探伤扫描分析 。 扫描图显示两种马均系陶范法分段铸造铸接而成 , 其工艺是分铸马头、身躯、腿足后 , 再铸接成一体 , 马头颈实心 , 空腹 , 腹下有一椭圆形口 , 铜腿内铸夹铁芯骨 。 甲型马的身躯部分是左右两片铸接而成 , 铜质纯净 , 铸工精细 , 身上范铸垫片痕迹不清 , 身躯高大矫健 , 耳较长 , 直立向上 , 尾做弧形 , 末端打结 , 收尾处细长 , 马身无铭文(照 3、4) 。 乙型马的身躯部分是前后两段铸接而成 , 铜质不纯 , 铸工粗糙 , 身上范铸垫片痕迹清晰可见 , 形体肥壮 , 耳较短而前倾 , 马尾扁平弯曲 , 身材各部位比例均不及甲型马 , 前胸刻有铭文(照 5) 。 根据 X 射线探伤扫描图和外观造型比较分析 , 确认 30 匹甲型马是一批制品 , 而 8 匹乙型马则是另外一批制品 , 两批车马是不同冶炼作坊、不同工匠、不同时间分别铸造出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