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的子午谷奇谋只要几千人 诸葛亮为什么没有采用该计谋( 三 )


二、诸葛亮为何不重用魏延
魏延善养士卒,勇略过人,是蜀中唯一的一员超群绝伦的大将,刘备拔魏延为汉中都督 , “一军皆惊” 。在北伐中,魏延曾率兵大败魏国名将郭淮,立下赫赫战功 。诸葛亮北伐时,“蜀兵轻锐,良将少” 。

魏延的子午谷奇谋只要几千人 诸葛亮为什么没有采用该计谋

文章插图
然对于魏延这样一个难得的将才诸葛亮却始终不肯委以方面之任 。“延每随亮出 , 辄欲请兵万人,与亮异道会于潼关,如韩信故事 , 亮制而不许 。延常谓亮为怯,叹恨己才用之不尽” 。
魏延的军事才干,诸葛亮不是不知,但为何不尽其才?个中之因颇值得检讨 。
由于北伐是诸葛亮“自取”的政治筹码 , 故北伐的军事指挥大权必须牢牢掌握在他自己的手中 。魏延可以建立战功,但必须在诸葛亮的直接指挥下,是诸葛亮神机妙算的结果 。然而“性矜高”的魏延却冀图“如韩信故事”,单独统率一支军队,独当一面,这在诸葛亮看来,就是要摆脱他的“领导” , 和诸葛亮争夺北伐的军功,这当然遭到诸葛亮的“制而不许” 。
诸葛亮自出隆中以来 , 政治道路可谓一帆风顺,从一个“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的耕夫,一跃而成为总揽蜀汉军政大权的丞相 。在刘备“自取"的许诺下,诸葛亮离帝位仅咫尺之遥 。然而“北伐”就像一座高不可攀的大山,挡住了诸葛亮登上九五之尊的道路 。
从公元228年至234年,诸葛亮五次伐魏,可以说是连年动众而屡出无功,导致蜀汉兵疲民困 。为了北伐,蜀汉的青壮年男子几乎悉数充兵,为了保障后勤供给 , 乃至役及妇女 。诸葛亮“空劳师旅,无岁不征,未能进咫尺之地,开帝王之基”,反而“使国内受其荒残 , 西土苦其役调”,引起蜀中士民的普遍不满 , 在此局面下,一生谨慎持重的诸葛亮当然不敢受九锡 。
魏延的子午谷奇谋只要几千人 诸葛亮为什么没有采用该计谋

文章插图
随着星落关中,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其“自取”的目标最终亦未能实现 。为了北伐,诸葛亮确实做到了“鞠躬尽力,死而后已” 。
【魏延的子午谷奇谋只要几千人 诸葛亮为什么没有采用该计谋】(正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