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知道:襄樊之战的读者,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襄樊之战关羽战死 , 那么曹操孙权 , 都死了哪些大将?
“千万雄兵莫敢当 , 单刀匹马斩颜良 。”这是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称赞关羽的诗句 。
关羽,素来在民间被称为“关公”,而在清朝雍正时期更被褒封为“武圣”,可以说是与“文圣”孔子地位相当 。无论是在真实的史册记载 , 还是具有戏说成分的传奇话本中 , 他都毫无疑问是三国时期的一员猛将 。

文章插图
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代名将,却在襄樊之战中不幸战死 。而随着作为刘备左右手的关羽身亡,蜀国也元气大伤 , 为之后的日渐衰落埋下了伏笔 。
但是在这场声势浩大的战役中 , 难道只有蜀国遭受了重挫吗?曹操的魏国、孙权的吴国又损失了哪些大将?讲出来真丢脸 。
01关羽之死
襄樊之战始于公元219年 , 当时天下三分,而刘备率领的蜀国正是形势一片大好,刚刚战胜了曹操,并且收复了汉中之地 。在这样的背景下,刘备不禁跃跃欲试 。
古书有云:“一鼓作气,再而衰 , 三而竭” 。因此,刘备便也打算趁着己方兵马的士气正处于鼓舞之时,进一步挫败曹军 , 为之后彻底战胜曹魏奠定基础 。于是他就派出了自己的结义二弟关羽 , 前往襄樊,对驻扎在此地的曹仁军队发起了进攻 。

文章插图
关羽何其勇猛!其实此事若按照谋划发展,襄樊就已经是蜀国的囊中之物 。然而遭遇强敌的魏国却也没有坐以待毙,他们还有着本就兵强马壮,物资储备丰富的优势,便以此联合了已经因为荆州事件 , 和蜀国同盟破裂的东吴,二者携手共同抗蜀 。
现在 , 关羽的面前就不仅仅是一个曹仁了 。他要面对的不只是以敌人身份争斗了数年的魏国,还有曾经作为盟友出现,也对自家情况颇有了解的吴国 。而这两家合作之后,能量自然不可小觑 。
难道关羽就没有在此时意识到局面的变化吗?当然不是 。作为一名征战沙场的老手,他早已留意到了襄樊的危险 。但是关羽此人,向来个性骄傲 。昔日,在刘备刚刚自封为汉中王之时 , 就曾经封关羽为前将军,又封相对年迈的黄忠为后将军 。然而当时关羽就对二人职位的相当表现出了直白的不满,更放言道“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 。最后还是在旁人几次三番、苦口婆心的劝说下才勉强答应下来 。
这个特点,往小了说是性情“孤傲”,往大了说 , 当在战场厮杀是,却极有可能演变为“轻敌”!而在襄樊之战中,关羽果然也忘记了提前准备后防 。因此,即便他抓住汉水涨潮的时机,抓住了曹仁,最后却还是输给了趁机发起进攻的东吴 。他本人在腹背受敌之际,也只能选择败走麦城,最终丧命于埋伏之中 。

文章插图
02东吴折损
据统计,在整个襄樊之战中,参与作战的名将除了关羽之外,更有吕蒙、陆逊、朱然、蒋钦、潘璋、曹仁、于禁、庞德、徐晃、满宠等史书中有所记载的人物 。然而这些将士齐聚襄樊,却只为了擒杀关羽一人,这个阵仗不可谓不大!
诚然 , 从结果上看,魏国与吴国的联盟取得了这一役的胜利,还除去了刘备手下的一员虎将,但是他们两国就没有付出什么“代价”吗?当然不可能!先说吴国 。为了这次与魏国共同对蜀国出手,孙权麾下的精英可谓是倾巢而出,然而最后的结果却损失惨重,甚至到了让其后悔做出合作决定的地步 。
- 上方谷之战诸葛亮如果烧死司马懿父子 诸葛亮北伐会成功吗
- 下辨之战最后的结果怎么样?马超张飞输在哪里
- 在正史中魏延在蜀汉是什么地位?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 为何某种程度来说,费祎之死甚至还为蜀汉多续命了数年?
- 在整个蜀汉军中,至少还有哪三人是可以守住街亭的?
- 魏延的死对蜀汉有哪些影响呢?
- 如果刘备在夷陵之战中被俘虏,孙权敢杀他吗?
- 龙湾之战陈友谅精锐尽失
- 关羽作为蜀汉名将,为何最后身首异处?
- 蜀汉五虎将中哪三人被封了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