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读物乱象丛生:我们的孩子都在读什么?( 四 )


|儿童读物乱象丛生:我们的孩子都在读什么?
本文图片
王愿坚作品《小游击队员》
随着这些新的题材和内容出现 , 儿童文学的类型已经不拘泥于童话 , 小说、剧本、儿童诗一起丰富了这个文学类型 。 此时的叶圣陶 , 专注于教育 , 不再进行文学创作 。 曾借童话写出社会黑暗的张天翼 , 作品中已经充满明亮的色彩 , 1952年和1958年 , 他又接连创作出了新的代表作《罗文应的故事》及《宝葫芦的秘密》 。 两部作品都有严肃的命题 , 带着明确的“立人”目的 , 但是 , 在主人公身上 , 出现了“顽童”的影子 , 这是中国“顽童”的雏形 。
|儿童读物乱象丛生:我们的孩子都在读什么?
本文图片
管桦作品《小英雄雨来》
“顽童”是儿童文学中最为典型的形象 , 是对听话“乖孩子”形象的反抗 , 他们身上最突出的特质为快乐、力量和自由精神 , 那是在走向“社会人”之前 , “自然人”所具有的生命基因、力度与天性 。 整个世界儿童文学史中 , 第一个“顽童”诞生于1876年马克·吐温笔下——《汤姆·索亚历险记》 。 之后 , 最广为人知的“顽童”是英国作家詹姆斯·巴里于1904年创作的《彼得·潘》 , 这个拒绝长大的小男孩 , 和他的朋友们住在顺着右手边第二颗星一直飞就能抵达的“永无岛” , 与代表着成年及现实社会的“虎克船长”永远作战 , 拥有无尽的游乐与童年 。 可以说 , 顽童形象是对儿童本位思想的践行 。
张天翼笔下的小学生罗文应 , 憧憬解放军中的炮兵 , 但是他贪玩 , 放了学就忍不住遛市场、逛玩具店、看街边盆子里养的小乌龟 , 时代要求少年必须有理想有目标 , 于是最终在解放军叔叔和全班同学的帮助下 , 他管住了自己 , 养成按时学习、劳动和休息的好习惯 。 《宝葫芦的秘密》中的王葆 , 爱幻想 , 喜欢出风头 , 他偶然得到一个神奇的宝葫芦 , 宝葫芦帮助他夺得比赛奖杯 , 恶作剧捉弄老师同学 , 经历很多事后 , 他最终扔掉了宝葫芦 。 这些闪现了“顽童”特质的形象 , 最终无一例外都改掉“缺点” , 成为好孩子 。
儿童文学理论家刘绪源曾撰文写过 , “顽童”是儿童文学的重要母题 。 而“被改造的顽童”代表了创作者所推崇的“教训主义”儿童观——即将孩子当作一件没有完成的作品 , 需要成人按照自己的人生设想来教育 。 “改造顽童”也是世界儿童文学曾走过的阶段 , 例如1880年意大利作家卡洛·科洛迪发表的《木偶奇遇记》 。
儿童文学观无法独立存在 , 它与儿童教育以及儿童心理学的观念几乎同步发展 。 “儿童就是儿童 , 他们有着不同于成人的特点和需要 , 也有独立的价值与人格” , 这种以儿童为中心的现代教育观 , 尽管在上世纪20年代就由“中国现代儿童教育之父”、师从杜威(现代教育学创始人之一)的教育学硕士陈鹤琴提出过 , 但要到很久以后 , 才慢慢被人们真正接纳和认可 。
尽管育人是当时儿童文学的主导思想 , 但教育型作品也同样可以生动有趣 , 孙幼军的《小布头奇遇记》、严文井的《“下次开船”港》、金近的《小鲤鱼跳龙门》……直到今天仍然拥有读者 。
与此同时 , 在一群小英雄和乖孩子中 , 也有人在尝试突破“教育童话”的创作模式 , 回归“儿童本位” 。 1956年2月 , 一直从事儿童文学翻译和儿童诗创作的任溶溶在一间咖啡馆里 , 写出了《没头脑和不高兴》 。 这部作品是中国第一部“Nonsense”风格的童话 。 在几十年后 , 重新为任溶溶出版这部童话的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编辑陈力强对《中国新闻周刊》解释说 , “Nonsense类型由《爱丽丝梦游奇境》开创 , 讲究‘无意义’ , 但这并非字面上的‘无意义’ , 而是不刻板地讲道理 , 充满游戏精神 , 荒诞幽默 , 情节离奇 , 不遵循常理 。 这种类型不常见 , 越往现代 , Nonsense作品在儿童文学中的比重才一点点大了起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