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官员上朝用什么语言交流

古代官员上朝的时候说的是什么话,是方言还是普通话呢?其实说道这个问题 , 首先方言肯定就是不可能的了 。中国地大物博,北方人说话南方人听不懂,南方人说话北方人听不懂,广东人说话四川人听不懂 , 而朝堂上的官员都是来自五湖四海的,所以方言肯定不可能 。然而,接下来的问题是,古代有普通话吗?

古代官员上朝用什么语言交流

文章插图
一:古代“普通话”的由来
“起初,天下只有一门语言,人类全说同样的话”,这句话虽然来自于传说,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还是很有道理的,为什么这么说 。
单拿上古来说,也就是夏、商以前 , 那时候还没有辽阔的疆域 , 天下也只集中在古中原地区,以河南为中心的黄河中下游地带 。当时的国与后世的国不同,还只是部落以及部落联盟,统治者又都集中在那几个家族 。
这一点五帝本纪当中尤为明显,五帝是谁?黄帝、颛顼、帝喾、尧帝、舜帝,其中颛顼是黄帝的孙子,帝喾是黄帝的曾孙 , 尧是帝喾的次子,舜,曲里拐弯的攀起亲来,也跟黄帝有亲,因为他的五世祖穷蝉 , 就明明白白的说明 , 是黄帝孙子颛顼的儿子 。虽然到舜这一辈儿已经没落,但最终还是当了尧帝的女婿 。
其后,传到夏,传到商 , 传到周,不管他们通过哪种方式得到江山 , 但 , 哪一个跟黄帝没点关系 , 总之呢,江山就在这几个家族当中换来换去,辅佐的官员呢,又是所谓的世卿世禄制,老子是官 , 儿子是官,孙子也是官,如此长久以往,结果就出来了,什么结果?
相同的地域,相同的人群,相同的职业,自然就衍生出了相同的语言,以中原口音为基础的语言,后人称之为“雅言”,古代的“普通话”就这么来了 。
古代官员上朝用什么语言交流

文章插图
二:有关“普通话”的奢望
原先疆域不那么辽阔的时候,“普通话”是不需要推广的,为嘛?
古代的“普通话”起源于上层,他们一辈辈传下来,自然很容易接受,也不需要怎么去刻苦努力地学习,但天子、官员之下的老百姓呢?这就跟老百姓的生产生活方式有关,怎么个有关法?
老百姓自来以农耕为主,农耕意味着与土地有关 , 土地又是不会流动的 , 这就意味着,大部分老百姓一生当中,很少走出本乡本土,基本跟外界不会产生什么交流,偶尔跟外地来的商贩做做生意,打几个手势也就够了,哪里还需要专门去学习当时的“普通话”,更何况 , 学习需要成本 。
这种成本,在知识被上层垄断,成为贵族特权的古代,尤其是上古,更是一种想都不敢想的事,因此,夏商以前,根本不存在什么“普通话”推广的问题,“普通话”只在一个小圈子里交流 。
后人之所以将其称之为“雅言”,主要就是因为 , 这种语言,犹如后世欧洲流行的拉丁语,是一种身份的象征,是贵族、官员才掌握的语言,被贵族、官员垄断,寻常老百姓即便有幸听到,也只是听个稀罕 , 根本不敢有别的心思,因为那是一种奢望,当然,这种情况不是没法改变的 。
古代官员上朝用什么语言交流

文章插图
三:古代的“文字下乡”
西周建立之后,施行“分封制”,当时所谓“立国七十一 , 姬姓独居五十三”,疆域扩大,为了加强对地方上的控制,西周打周武王开始,分封子弟、贵戚、勋臣为诸侯,而且几乎涵盖整个儿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