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扶苏死后究竟葬在哪里?( 二 )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扶苏墓是在陕西省临潼县东代王镇的南山坡上,地名龙骨堆,俗称太子墓 。这个地方距秦始皇陵已经不远了 。
离秦直道不2113远,在石门山的东峰,便是扶苏庙5261遗址 。清乾隆《三水4102县志》载:“扶苏庙在1653石门山中,世传秦太子扶苏授 国典三物处,死后成神,人立为庙” 。如 今山坡卜密密灌木,漫漫藤萝,无数小花 点缀在绿草丛中 。登上山顶,出现一个直径达25米的园形平台 , 平台周围有2米宽 的回廊,上面人工砌筑痕迹明显 , 土质夯层清晰,附近残痕断垣牵连成片,面随处可见秦汉时期许多精美的瓦当,纹饰流畅的龙风纹、回纹、菱形纹空心砖以及绘有高车驷马等图案的石刻残片等 。
夯土垒垒, 瓦砾遍地,让人沉浸十一种十分悠远的岁月,令人联想起那古庙的巍峨、回廊的宽阔 。那破碎的瓦砾散落在荒草之间,似乎浸透着无言的沧桑;那断残的石柱卧立在夕阳之下,仿佛在叙说着昔日的辉煌;那槭堡式的建筑高耸山顶,阙楼飞檐挑角,绿瓦石柱 , 围墙殿阁层层托高,衬托 出重重相叠的宏伟气势 。古庙四周古柏参天,怪松杈桠,博大的…体郁郁葱葱,绿涛起伏 。

公子扶苏死后究竟葬在哪里?

文章插图
秦始皇死后,李斯和赵高篡改遗诏,赐扶苏门刎于石门,后人为祭祀扶苏,在此筑庙造像,同时构建着门己的信仰和祝祈,石门山因此而沾染光泽 。《三水县志》载: “扶苏 ,  没于此,故立庙祀之 。”后来人们把扶苏尊为“石门爷”,其庙宇汉、唐、明、清各代均有扩展修复,使这里成为祭祀山神的所在,年年香火 , 岁岁祀奉,祈求扶苏的在天之灵能庇佑众生,赐福人间 , 因而赠旗挂随者众 。每遇天早,人们 头戴柳条编成的草帽,身披蓑衣 , 成群结队,敲锣打鼓,来到“石门爷”庙跪拜求 雨 , 祈神慈悲,普降甘霖,救济众生 。现 在山顶上还有群众自发盖起的简易小庙 。
经历千年风雨,兵祸离乱,改朝换 代,偌大 座规模宏阔、久负盛名的庙宇 遭到破坏,神像荡然无存,遗迹泯火无闻,只剩下颓垣碎儿,荒草冷月,以它幽静广阔的空间给每一位游人留下充裕的思维天地,无言地叙说着凄凉 。明代刘翀的 《石门即事》—‘诗吟道:峻增石壁千山遥,豁达双门石径开 。更有藤萝淹日月,岂无龙虎出蒿莱 。空中楼阁供奇玩 , 眼底风云起俊才 。闻说扶苏遗庙在,年年风雨为谁哀 。
面对遗址上饱经风霜的砖块与瓦砾,仿佛还能闻到那香烛燃烧的馨香,仿佛还能看到人们从儿I—里外赶来虔诚的朝拜,每一块碎砖都包含着有关扶苏在石门的传说,每—片瓦砾都记述着扶苏在石门的往事 , 使人感到扶荪的冤魂与美德始终存留 在人们的生活中,牵挂在父老乡亲们的意 念里 。
站在石门山口,遥望东侧,可见一巨 大土冢 , 形如小山,据传此为扶苏的陵 墓,曾有盗墓者挖掘此墓,后来发现墓碑一通,上书“亘古一人” 。寒风吹过,斜 阳草树间流荡着一种远年的余韵,让人有 ‘种哽咽浑浊的幽远感 , 让人心里充满沉 重的失败感和悲剧感 。
每一位游客都会默然祈祷那被毁的殿 堂重新辉煌,那消失的松林再次葱笼,能 让人们来逛逛庙会 , 让后人听 一 听前人的 足音,让人和自然更亲密地贴近,讣个体 在辽阔的天地巾更愉悦地舒展,让深山美 景不再独自迟暮 , 让书斋玄思能与荒草断 碑对应起来 。们愿人间少些纷争,少些孤 寂与悲痛,但愿人间快乐永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