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寿是否贬低诸葛亮?究竟是否出于私仇?

诸葛亮一直以来,都是以一种深谋远虑,神机妙算的形象为人们所熟悉的,只不过这大部分还是来源于一些文学作品的表现 , 而在史书中的诸葛亮,又是什么样的一种形象呢?《三国志》是对于三国时代历史的记录书中自然也会有作者对于当时各个人物的评价,有人认为陈寿在评价诸葛亮的时候,是可以贬低了,而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就是他们两人又私仇,这是真的吗?陈寿是否真的贬低了诸葛亮,而他们之间究竟有没有私仇呢?下面就让吾爱诗经网的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

陈寿是否贬低诸葛亮?究竟是否出于私仇?

文章插图
1、陈寿气量狭小?《晋书?陈寿传》记载了一个“索米轻亮”的故事 。话说丁仪、丁廙在魏国富有盛名,陈寿就对他们的儿子说:“送我千斛米,我就给你们的父亲写一篇佳传 。”然而,丁仪、丁廙的儿子并没有答应他的要求  , 陈寿一气之下,就没有为他们的父亲立传 。
当然,关于“索米轻亮”一事的真伪性,历来众说纷纭 。“挺亮派”,将此事作为“陈寿贬低诸葛亮军事才能”的一个重要论据 , 而余则认为此事不过是《晋书》杜撰而已 。
由于,“索米轻亮”只在唐修史书《晋书》中记载,并无其他出处 , 孤证不立,杜撰可能性极大 , 且书中还是以“或云”的口吻记述,那么此事杜撰,基本上确信无疑 。不过另一则事件,则比较能客观反映出陈寿心胸究竟如何 。
《华阳国志》记载,梓潼人(今四川绵阳人)李骧才智过人,为人超脱有器量,知名于当世,在蜀地与陈寿齐名,一开始两人为至交好友,但后来两人由于某些原因,不但友情破裂,而且彼此互相诋毁、诬蔑对方 , 以至当世之人,都瞧不起他们二人 。
当然 , 出于“报复”,在《三国志》中 , 陈寿对李骧的记载只是一笔带过:子骧(其父李福),字叔龙,亦有名,官至尚书郎、广汉太守 。
有人说,可能是由于李骧官职太?。?还不足以为其作传,但,李骧好歹也是一方太守,即使在蜀国后期 , 也是官至黄门侍郎,而黄门侍郎的职位也并不低 。在汉代,黄门侍郎名义上隶属少府,又是皇帝近侍,主要的工作是在皇帝和尚书令之间,传达往来的公事处理信息,属于能自由出入禁中的外官,能接触到众多朝廷机要,地位很重要 。
刘向曾对其子刘歆书说:‘今若年少得黄门侍郎,要处也 。’
由此看来,李骧并非官职小到不能列传,从侧面也可看出,陈寿器量狭小并非空穴来风 。
陈寿是否贬低诸葛亮?究竟是否出于私仇?

文章插图
2、与诸葛亮有私仇?虽说陈寿气量狭小 , 有本可循,但这并不能证明他在史书中,对所有人都裹挟私货,除非陈寿与诸葛亮也存有私仇!
事实上,陈寿确实与诸葛亮存在“私仇” 。陈寿父亲曾做过马谡参军,马谡街亭失守后被诸葛亮所杀 , 陈寿父亲也受到牵连,被处以髡刑 。
髡刑是上古五刑之一,是将人头发全部或部分剃掉的刑法,由于古人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 , 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所以,这是一种以侮辱人格的方式,对犯人所实施的惩罚 。
而在古代 , 这种刑法的量刑确实过重,从某种意义上讲,甚至比千刀万剐、五马分尸都还要严重,因为在古人看来,“士可杀 , 不可辱” 。因此 , 陈寿确实与诸葛亮存在巨大矛盾,甚至说诸葛亮是陈寿的“杀父仇人”,也一点不为过 。那么 , 陈寿贬低诸葛亮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