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在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拉扯中迷失方向,北大附中教改亲历者揭露背后故事

素质教育|在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拉扯中迷失方向,北大附中教改亲历者揭露背后故事
本文图片

?北大附中的教育改革落幕了 , 外界关注王铮免职 , 新校长上任 , 而真正身处变化之中 , 承受其后果的 , 是学生和老师 。 本文作者在2018年初进入北大附中工作 , 教创意写作 , 2021年离职 , 可以说亲历了这场改革的消逝 。 三年里 , 她的工作变化无常 , 她的学生们也在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拉扯中迷失方向 。 她感到困惑:你教给学生的东西 , 在你的人生里、生活里、在北大附中上班的每一天里 , 无法找到 。
《最好的中学 , 最后的改革》记录了改革的尾声 , 也提出更重要的问题:教育改革到底意味着什么?给人留下什么?它到底有没有意义?
这篇文章被评选为2022年3月度优秀公共写作作品 。 评委赵涵漠点评:这是一个有关学校改革的故事 , 也是孤勇者们的一场冒险 。 那些被层层建构模糊掉的符号或概念(包括“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 , 在这里被拆解 , 被落地 , 被还原为具体的成就与失败 。 叙事的力量正在于此 。 作者在场者的视角、经验、浸入与抽离 , 共同建筑了这篇故事的独特气质 。 和一般的叙述稿件相比 , 这篇少了一些非如此不可的斩钉截铁 , 多了一些摇摆甚至困惑 , 而这种坦诚恰恰是第一视角写作中最珍贵的元素 。
以下是这篇文章的创作手记 。
撰文丨潘逸飞 编辑丨葛城 出品丨腾讯新闻 谷雨工作室
素质教育|在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拉扯中迷失方向,北大附中教改亲历者揭露背后故事
本文图片

《最好的中学 , 最后的改革》是我的第一篇非虚构作品 , 被约稿的头两个月我都没有下定决心 , 我知道这是应该被记录下来的事件 , 而我不认为自己是最适合做这件事的人 。 和编辑面聊共有两次 , 一次是与于蒙单独见面 , 一次是正面连接的选题会 , 每次我会花大约两小时漫无边际地聊一聊我过去的经历和感受 。 这段经历先在入口处徘徊 , 比如要从走班、选课说起 , 再走很漫长的路程 , 才能抵达真正想说的 。 这种孤独感在面对教育同行时更甚 , 我与其他人的处境不一样 。 这时候就会想 , 让我写下来吧 , 只有先写完了 , 人们看到全貌以后 , 也许我们才能开始讨论更应该讨论的 。
这也不足以让我有写作的勇气 , 我只有三年的执教经历而已 , 所见仅是改革历史中短暂而流逝的片段 。 选题会上曾鸣坐在我对面 , 他说:“这所学校的改革是很困难的 , 每个环节都面对着压力、质疑 , 但如果要改回去却将是一夜之间的事 , 恐怕谁也不会说什么 。 ”长桌尽头的魏玲说:“我想问 , 你为什么写它 。 ”这些话触动了我 。 至少让人们知道这里的人面临过什么 , 至少下一次做这件事的时候 , 人们不用再完全从零开始 , 有一点零星的参考 。 比起遗忘 , 一些哪怕糟糕的记录也是可以的 。
【素质教育|在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拉扯中迷失方向,北大附中教改亲历者揭露背后故事】素质教育|在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拉扯中迷失方向,北大附中教改亲历者揭露背后故事
本文图片

一开始我就清楚 , 它会是一个有很多入口和出口的故事 , 每个读者都在其中找到一条自己的理解路径 , 而我并不能因此就把它当作自助餐 。 尽管故事不必从头开始 , 我仍采用了线性叙事 , 在面临一个空白文档的时候 , 这样做通常比较好进入 。 我写得事无巨细 , 但每写一句话我都会想 , 这就是我的故事而已 , 是一个流水账 , 有什么可读的?更明显的问题是这样就写不完了 。 因此我换了一个方式 , 把让我情绪波动过或者感到意外的事情(更重要的是场景)一个一个梳理出来 , 而后判断是否需要展开 , 它们之间的逻辑是怎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