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古代的官员其实大家也都知道的,那就是他们也真的不容易,寒窗苦读的经过多多少少的磨难才能当上朝廷的官员,之后就是在任职了,有的会在京城,有的会在其他县市,反正就是不在自己的家乡,那么有的网友也问了,这些官员退休后好像都要返回家乡的,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下面就在这些问题我们一起分析揭秘看看吧!
文章插图
古代官员退休后,基本都是回乡养老,也有人会选择自己喜欢的地方,筑屋颐养天年 。比如明武宗时期的刘麟是江西人,做过绍兴知府,因为得罪了刘瑾而被罢官,住到湖州的吴兴一带 。他为官清廉,没有多少家财,吴兴的地方官为他建筑了房子 。
刘瑾倒台以后,他又出山,做过陕西左参政、工部尚书等 。退休以后他又回到吴兴郊外的南坦,只因为他太喜欢那里的山水 , 被称为“南坦先生” 。
但这是少数的例外,古代大多数的官员退休以后会返回故乡,我认为主要有几下几点:
第一,古代许多官员在原籍都有田宅、家眷 。
古代科举选才,穷苦人家的子弟缺少财力,很难完成学业 , 走上仕途 。许多参加科考的学子,在家乡都有房宅田地,有父母长辈,有些人甚至已经结婚生子 。
这些人当初出去参加考试时,就是只身一人 , 有条件的带个仆人 。考中之后,留京或者选派到地方任职,通常也不会随带家眷 , 而是让妻子留在家乡,替自己照看孩子,服侍父母 。
如此一来 , 官员去职之后,只能选择回到故乡,与家人团聚 。
文章插图
第二,古代官员在一个地方任职的时间不会太久 , 加上交通不便,也有官员把妻儿安置在一个生活比较方便的地方,自己上任时,会带小妾随行 。
比如苏东坡、黄庭坚被贬到广东、贵州,随行的只有小妾照顾生活 。
官员在任职期间犯了错误,离职之后,一般都会回到原籍 , 所以我们看到明朝皇帝经常让某位官员“离职听勘” 。
比如袁崇焕、熊廷弼在辽东任职,都曾经被夺去职务,回原籍等待机会,东山再起 。晚清军机大臣翁同龢,曾经贵为帝师,晚年被开缺回籍,交地方官员严管,最终死在老家 。
也因此,官员有条件的时候,会努力经营故乡的田宅,做为自己的落脚点和最终的归宿 。
文章插图
第三,方便尽孝,同时也有落叶归根,荣归故里的观念在起作用 。
如果退休时父母还在,官员们更要返回故乡尽孝 。前面我们说刘麟能够在退休后不回故乡,是因为他的父亲此前已经去世,他没有了相应的责任 。
更重要的是落叶归根的的观念 。所谓富贵不还乡,如衣锦夜行 。在外面做了高官 , 如果不回故乡,这官做得就不够完美 。
比如明末的孙承宗,是河北高阳人 , 贵为帝师,退休后还是回到高阳,结果崇祯十一年清军打到高阳,孙承宗率领家人守城,城破遇难 。
【古代官员退休后,为什么一定要还乡?】最好能得皇帝赐的一块匾 , 或者在老家建起一座大牌坊,写入族谱当中 , 那就牛逼大发了 。
- 古代弓箭若万箭齐发将是个怎样的场景?其威力到底有多强?
- 古代中国打仗有着各种各样的阵法,为何才古代西方却没有呢?
- 为什么外国古代的朝代都用君主的姓氏称呼,而中国古代不是
- 为什么古代打仗经常缺粮,平时不缺呢
- 古代太监不识字,为什么还能宣读圣旨
- 朱元璋反腐如此心狠,为何官员们还是朝杀而暮犯?
- 古代为什么没有双胞胎皇子?
- 古代被株连的人能不能逃跑?他们为什么都不跑?
- 古代奴隶是靠什么活下来的?
- 古代科举制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大公至正保证其延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