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所说的弱冠之年是指的多少岁?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些人们会说到弱冠之年这个成语 。弱冠之年在古代指的是一个年龄段,那么这个年龄段是多少岁呢?可能还有些小伙伴们不是很清楚,只知道三十而立,四十而惑 。在古代 , 男子到了弱冠之年需要举办弱冠礼,希望男子在今后搜人那么接下来,那么小编现在就带着大家一起来了解下吧 。

古代所说的弱冠之年是指的多少岁?

文章插图
弱冠之年是多少岁?弱冠指的是二十岁 , 一般据《仪礼.士冠礼》上所载,贵族男子到了二十岁,由父亲或兄长在宗庙里主持冠礼 。弱冠之年的男子在由有威望的族人或者当官的人给男子带上弱冠帽,来祈祷将来受到人们的尊敬!
行加冠礼首先要挑选吉日,选定加冠的来宾,并准备祭祀天地、祖先的供品 , 然后由父兄引领进太庙,祭告天地、祖先 。而行弱冠之礼之后就代表着一个人的成年,可以担起重责 。古代男子在弱冠之年后就代表了独立 。看到这里你应该知道弱冠之年是多少岁了吧?没错就是20岁!
古代所说的弱冠之年是指的多少岁?

文章插图
古时候 , 不论男女都要蓄留长发的,等他们长到一定的年龄 , 要为他们举行一次成人礼的仪式 。成人礼的举办一般是在男子20岁的时候举办!而且对女性就没有这方面的要求了,古代男尊女卑的思想还是很严重的 。
弱冠之年是多少岁?20岁的男子到了弱冠之年后就要举行冠礼,就是把头发盘成发髻,谓之结发,然后再戴上帽子,这就叫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 , 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 。冠,帽子,指代成年 。后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不能用于女子 。
古代所说的弱冠之年是指的多少岁?

文章插图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 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
20岁左右称为弱冠
30岁左右称为而立
40岁左右称为不惑
50岁左右称为知天命
60岁左右称为花甲
70岁左右称为古稀
70岁以上称为耋耄(mao die)
古代所说的弱冠之年是指的多少岁?

文章插图
古代形容年龄的方式与现在直白相比大有学问 , 如“黄口小儿”便是指10岁以下的孩子,而我们会在电视上看到听到“弱冠之年”,弱冠之年是多少岁呢?弱冠又蕴含了什么样的含义呢?编者为你细细讲述......
婴儿称襁褓,2至3岁称孩提 , 女孩7岁称髫年,男孩8岁称龆年,10岁以下称黄口 。
男子:弱冠(20岁)、而立(30岁)、不惑(40岁)、知命(50岁)、花甲(60岁)、古稀(70岁)、杖朝(80岁)、耄耋(90岁)、期颐(100岁)
【古代所说的弱冠之年是指的多少岁?】女子:金钗(12岁)、豆蔻(13岁)、及笄(15岁)、碧玉(16岁)、桃李(20岁)、花信(24岁)、摽梅(出嫁)
古代所说的弱冠之年是指的多少岁?

文章插图
《礼记·曲礼上》记载 , “二十曰弱,冠” 。简言之,弱冠是指男子二十岁 。唐代《孔颖达·正义》里又有记载,“二十成人,初加冠 , 体犹未壮,故曰弱也 。”大 意是说,在古代的时候,那些年满二十岁的男子要参加加冠礼,预示自己已经成年 。但是 , 由于二十岁的男子身体尚未发育强壮,所以称之为“弱冠”,表年少之 意 。所以,后人就用“弱冠”来指代男子二十岁左右的年纪,“弱冠之年”也成了男子二十岁的代称 。
古代的男子在到了二十岁的年纪 , 也就是弱冠之年之后,要在自家的宗庙里举行加冠礼 。一般来说,加冠礼由父亲主持,并特邀德高望重的贵宾为行冠礼的男子加冠 。在加冠的次数上,分别加上三次,各自代表该男子往后开始拥有治人、为国效力、参加祭祀的权力 。三次加冠结束后,特邀的贵宾还要向行冠礼的男子宣读祝词,赐予他一个“美”字 , 寓意他在未来能成为受人尊敬的男子 。此外,古代的男子在行冠礼的时候,要将头发盘成发髻,然后再带上帽子,这样方能称之为“冠 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