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服最早由谁引入中原的?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这个胡服的问题,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个胡服其实并不是这个中原地区的服饰了,那么这个胡服又到底是谁引进这个中原的呢?这个问题其实也非常的复杂的,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分析看看吧,一起来学习学习吧,嘿嘿!
胡服最早由:“中国古代战国时期的赵国国君,赵武灵王(赵雍)引入中原的” 。他当时就是为了对抗游牧民族的骑兵推行“胡服骑射”,并在赵国颁布了《胡服令》;至此正式将西北狩猎民族的裤褶、带钩、靴等引入中原,最明显的变革是改去下裳而着裤 。

胡服最早由谁引入中原的?

文章插图
《史记·赵世家》中对胡服骑射的记载:
十九年春正月,大朝信宫 。召肥义与议天下,五日而毕 。王北略中山之地,至於房子,遂之代,北至无穷,西至河,登黄华之上 。召楼缓谋曰:“我先王因世之变,以长南籓之地 , 属阻漳、滏之险,立长城 , 又取蔺、郭狼 , 败林人於荏,而功未遂 。今中山在我腹心,北有燕,东有胡 , 西有林胡、楼烦、秦、韩之边,而无彊兵之救,是亡社稷,柰何?夫有高世之名,必有遗俗之累 。吾欲胡服 。”楼缓曰:“善 。”群臣皆不欲 。
胡服最早由谁引入中原的?

文章插图
於是肥义侍,王曰:“简、襄主之烈 , 计胡、翟之利 。为人臣者,宠有孝弟长幼顺明之节,通有补民益主之业,此两者臣之分也 。今吾欲继襄主之迹,开於胡、翟之乡 , 而卒世不见也 。为敌弱,用力少而功多,可以毋尽百姓之劳,而序往古之勋 。夫有高世之功者,负遗俗之累;有独智之虑者 , 任骜民之怨 。今吾将胡服骑射以教百姓,而世必议寡人,柰何?”肥义曰:“臣闻疑事无功,疑行无名 。王既定负遗俗之虑 , 殆无顾天下之议矣 。
夫论至德者不和於俗 , 成大功者不谋於众 。昔者舜舞有苗,禹袒裸国,非以养欲而乐志也,务以论德而约功也 。愚者闇成事,智者睹未形,则王何疑焉 。”王曰:“吾不疑胡服也,吾恐天下笑我也 。狂夫之乐 , 智者哀焉;愚者所笑 , 贤者察焉 。世有顺我者,胡服之功未可知也 。虽驱世以笑我,胡地中山吾必有之 。”於是遂胡服矣 。
胡服最早由谁引入中原的?

文章插图
汉服和胡服的区别:
汉服:宽袍大袖,交领右衽
胡服:锦衣窄袖,多为左衽
第一个特征很好理解,游牧民族需要在马上骑射,锦衣窄袖自然方便 。农耕民族相对发达,比较讲礼节,自然会发展出跟劳动人民不一样的高端祭服,为了有区别设计成宽袍大袖的 。其实底层劳动人民穿的短打也是窄袖 , 相对方便些的 。
【胡服最早由谁引入中原的?】至于左衽右衽成因,最广为人知的一种说法是,左衽比较方便骑射,心口那侧(左侧)有两层衣祍比较安全 。另一种小众的说法,天冷的时候你披件风衣不拉拉链 , 风吹过来你觉得冷了随手一裹,右撇子基本上都是右手在外,不自觉地折成个左衽 。但是中国古人比较聪明 , 觉得一直用左脑不太好,就刻意地多开发下右脑,把衣祍有意折成个右衽 。揖礼也是左手在外,主动性地开发右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