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典故故事40则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一段非常重要的时期,在这500多年间,虽然全国处于分裂状态,但却出现了百家争鸣,各学派争芳斗艳的局面,使得当时的学术氛围十分高涨 , 所以涌现出了很多伟大的思想家,例如我们非常熟悉的孔子、老子、孟子等 。到了战国末期,秦始皇灭六国,一统天下,首次完成了统一大业 。这百年间发生了无数值得记载的事件 , 那今天就准备了其中40则典故给大家做个简答的介绍,有兴趣就来了解看看吧 。

春秋战国典故故事40则

文章插图
1、烽火戏诸侯
在西周末年,昏庸的周幽王为博得王妃褒姒一笑,竟不惜在城中演出以烽火向诸侯求教的闹剧 。结果,少数民族犬戎进攻西周 , 再起烽火时,诸侯无人来援 , 幽王被杀 , 西周结束 。从此周天子的权威一落千丈,出现了春秋战国时期群雄并起 , 诸侯纷争的局面 。
2、尊王攘夷
齐桓公在成就霸业时,曾得到管仲辅佐 。此人在齐桓公继位前曾侍从齐桓公的政敌,为与齐桓公争夺王位 , 曾射过齐桓公一箭 。但齐桓公上台后,看重管仲的才于,不计这一箭之仇 , 而是拜其为相,实施改革,终于国富兵强 。
春秋时期,周天子的地位一落千丈,诸侯王不再听命于周王,一些强大的诸侯趁机发动兼并战争,强迫其他各国承认其霸主地位 。管仲辅佐齐桓公打着“尊王攘夷”旗号,使齐国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 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
3、问鼎中原
【春秋战国典故故事40则】据说楚庄王在推行霸业的过程,曾率军在周王室所在的洛邑郊外耀武扬威,并遣使问九鼎的大小轻重 。鼎象征王权,庄王问鼎 , 表明夺权之心 。
4、退避三舍
春秋时期,晋国内乱 , 晋献公的儿子重耳逃到楚国 。楚成王收留并款待他,他许诺如晋楚发生战争晋军将退避三舍(一舍为三十里) 。后来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执政 。晋国支持宋国与楚国发生矛盾 , 两军在城濮相遇,重耳退避三舍,诱敌深入而大胜 。
5、一鸣惊人
相传楚庄王临政三年终日作乐,不理朝政 。一臣下对庄王说:“听说国中有一只大鸟,三年不飞,三年不鸣,是怎么回事?”
庄王说:“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然后整顿朝政 , 富国强兵,短短数年形成大治局面 。
春秋战国典故故事40则

文章插图
6、老马识途
春秋时期,齐桓公应燕国请求,带兵打败了山戎国的侵犯;山戎国国王密卢逃到孤竹国请求救兵 , 管仲跟随齐桓公打败了孤竹国的援兵 。在回国途中,因假向导引入迷谷,使齐军受困 。管仲建议用一匹老马带路而化险为夷 。
7、负荆请罪
战国时,赵国有两位重臣廉颇与蔺相如,因蔺相如多次立功,赵王封他为相国 , 廉颇不服气,认为自己的武功盖过他的嘴 。蔺相如为了国家,对廉颇多次避让 , 廉颇得知他的良苦用心后惭愧不已,便背着荆条,到蔺相如家门请罪 , 从此两人和好,成为同生共死的交情 。
8、纸上谈兵
战国时,战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饱读兵书,能健谈用兵之道,连父亲也难不倒他 , 自认为是天下无敌 。赵奢认为他是纸上谈兵不知交通 。
后来赵奢死了 , 赵括顶替廉颇带兵,蔺相如等人极力反对,赵王坚持,赵括在长平之战中损兵40万 。